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7页 |
| 绪论 | 第7-12页 |
| 一、毕飞宇研究现状 | 第7-8页 |
| 二、疼痛的界定 | 第8-10页 |
| 三、母体的界定 | 第10-12页 |
| 第一章 “疼痛”在作品中的具体展现 | 第12-20页 |
| 一、自我迷失之痛 | 第12-14页 |
| 二、欲望之痛 | 第14-17页 |
| 三、代际隔阂之痛 | 第17-20页 |
| 第二章 “疼痛”原因探析 | 第20-29页 |
| 一、疼痛的生命体验 | 第20-25页 |
| (一) 漂泊经历 | 第21-22页 |
| (二) 无根及家庭感的缺失 | 第22-23页 |
| (三) 文革记忆 | 第23-25页 |
| 二、悲重的内在性格 | 第25-29页 |
| 第三章 轻盈而凝重的创作个性 | 第29-44页 |
| 一、语言风格:调侃与戏谑 | 第30-39页 |
| (一) 反讽 | 第30-35页 |
| (二) 戏仿 | 第35-39页 |
| 二、创作情感:关怀与悲悯 | 第39-44页 |
| 结语 | 第44-4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| 致谢 | 第48-49页 |
|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