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2页 |
前言 | 第12-15页 |
第一部分 人原代肥大细胞体外诱导和组织分离方法的建立 | 第15-26页 |
背景 | 第15页 |
一 材料和方法 | 第15-20页 |
1. 仪器与试剂 | 第15-17页 |
·仪器 | 第15-16页 |
·试剂 | 第16-17页 |
·细胞和组织 | 第17页 |
2. CD34~+细胞来源肥大细胞的诱导 | 第17页 |
3. 分离人肠道黏膜细胞 | 第17-18页 |
4.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富集肠道黏膜细胞 | 第18页 |
5. 抗CD117抗体包被的磁珠纯化肠道黏膜肥大细胞 | 第18-19页 |
6. 肥大细胞的鉴定 | 第19-20页 |
·甲苯胺蓝染色 | 第19页 |
·免疫荧光染色 | 第19-20页 |
·流式细胞术(FCM)检测表型 | 第20页 |
二 结果 | 第20-24页 |
1. CD34~+干细胞来源肥大细胞 | 第20-22页 |
2. 肠道黏膜组织分离的肥大细胞 | 第22页 |
3. 肥大细胞胞内tryptase和膜表面分子标志物表达情况检测 | 第22-24页 |
三 讨论 | 第24-25页 |
四 结论 | 第25-26页 |
第二部分 组胺对于HIV-1感染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 | 第26-57页 |
背景 | 第26页 |
一 材料与方法 | 第26-40页 |
1. 仪器与试剂 | 第26-31页 |
·仪器 | 第26-27页 |
·试剂 | 第27-31页 |
2. 实验材料的准备 | 第31-32页 |
·树突状细胞的获取 | 第31页 |
·静息CD4~+T细胞和初始CD4~+T细胞的获取 | 第31-32页 |
3. 树突状细胞的处理 | 第32-33页 |
·HIV-1/JRFL单次感染假病毒的包装(磷酸钙转染法)27 | 第32-33页 |
·树突状细胞的处理 | 第33页 |
4. 流式细胞术 | 第33-36页 |
·试剂准备 | 第33-34页 |
·不同处理的树突状细胞及初始CD4~+T细胞表型检测(膜表面染色)29 | 第34页 |
·调节性T细胞的流式检测(胞核内染色)29 | 第34页 |
·吲哚2,3双加氧酶的流式检测(胞质内染色)29 | 第34-35页 |
·细胞因子的流式定量检测 | 第35-36页 |
5. RNA抽提、反转录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| 第36-38页 |
·RNA的抽提 | 第36-37页 |
·反转录PCR | 第37页 |
·实时荧光定量PCR | 第37-38页 |
6 CFSE染色 | 第38页 |
7 T细胞增殖实验 | 第38页 |
8 T细胞分化及抑制活性检测 | 第38-39页 |
9 病毒复制的检测 | 第39页 |
·样本处理 | 第39页 |
·病毒复制的检测 | 第39页 |
10 统计学分析 | 第39-40页 |
二 结果 | 第40-55页 |
1. 组胺辅助HIV-1促进树突状细胞活化 | 第40-43页 |
2. 组胺可以改变由JRFL诱导的树突状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 | 第43-44页 |
3. 共处理组树突状细胞具有更强的刺激CD4~+T细胞增殖的作用 | 第44-47页 |
4. 组胺可以辅助HIV-1诱导树突状细胞,促进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 | 第47-50页 |
5. 组胺通过树突状细胞表面的H2R促进IDO表达 | 第50-53页 |
6. IDO的表达导致树突状细胞促进初始CD4~+T细胞向调节性T细胞分化 | 第53-55页 |
三 讨论 | 第55-56页 |
四 结论 | 第56-57页 |
小结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3页 |
综述 | 第63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6页 |
附录 | 第76-7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| 第77-78页 |
致谢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