缩略语表 | 第1-5页 |
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前言 | 第8-9页 |
文献综述 | 第9-18页 |
1. 现代医学对复发性自然流产的认识 | 第9-11页 |
·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发病机制 | 第9-10页 |
·复发性自然流产的治疗 | 第10-11页 |
2. 祖国医学对滑胎的认识 | 第11-14页 |
·对病名的认识 | 第11-12页 |
·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| 第12-13页 |
·对治疗的认识 | 第13-14页 |
3. 对心肾理论的认识 | 第14-18页 |
·祖国医学对心肾理论的认识 | 第14-15页 |
·《傅青主女科》对心肾理论的认识 | 第15-18页 |
临床研究 | 第18-27页 |
1 病例选择 | 第18-20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8页 |
·病例来源 | 第18页 |
·诊断标准 | 第18-19页 |
·病例选择标准 | 第19-20页 |
2 研究方法 | 第20-22页 |
·选方用药及疗程 | 第20-21页 |
·临床观测指标 | 第21页 |
·疗效评定标准 | 第21-22页 |
3 统计分析 | 第22-25页 |
·一般资料比较 | 第22-23页 |
·临床研究结果比较 | 第23-25页 |
4 结果 | 第25-27页 |
讨论 | 第27-37页 |
1. 立题依据 | 第27-28页 |
2. “预培其损”在复发性自然流产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| 第28-29页 |
·未孕先防 | 第28-29页 |
·既孕防病 | 第29页 |
3. 《傅青主女科》与滑胎 | 第29-31页 |
·肾虚是本病的发病基础 | 第29-30页 |
·心神不宁是本病发病的重要环节 | 第30页 |
·心肾不交是本病发病的关键 | 第30-31页 |
4. 七情致病与心理治疗 | 第31-32页 |
5. 临床疗效分析 | 第32页 |
6. 方药分析 | 第32-34页 |
7. 现代药理研究 | 第34-35页 |
8. 体会 | 第35-36页 |
·“预培其损”在治疗本病上的重要性 | 第35页 |
·心理治疗在治疗本病上的重要性 | 第35-36页 |
9. 不足和展望 | 第36-37页 |
结语 | 第37-38页 |
致谢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2页 |
附录 | 第42-4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44-46页 |
个人简历 | 第46-47页 |
附件 | 第47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