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--工程地质学论文--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

改进的斜坡三维极限平衡法研究及应用

中文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2页
第1章 绪论第12-28页
   ·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-15页
   ·三维极限平衡法研究现状第15-25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简介第15-17页
     ·基于二维 Fellenious 法扩展的三维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基于二维 Bishop 法扩展的三维极限平衡方法第18-20页
     ·基于二维 Janbu 法扩展的三维极限平衡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基于二维 Sarma 法扩展的三维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基于二维 Spencer 法扩展的三维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基于其他思路的三维极限平衡法第23-25页
   ·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5-26页
   ·主要创新点第26-28页
第2章 改进的斜坡三维极限平衡法第28-40页
   ·改进三维极限平衡法原理第28-29页
   ·改进三维极限平衡法的计算方法第29-33页
     ·选取坐标系及划分条块第29-30页
     ·改进三维极限平衡法的受力分析第30页
     ·假设条件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公式推导第31-33页
   ·滑动面及参数确定第33-40页
     ·滑动面的确定第33-35页
     ·几何参数的选取第35-40页
第3章 三维极限平衡法程序实现第40-48页
   ·程序实现第40-44页
     ·程序设计流程第40-41页
     ·程序界面的实现第41页
     ·程序操作第41-44页
   ·算例分析第44-48页
     ·计算方法第44页
     ·算例一第44-47页
     ·算例二第47-48页
第4章 茅坪滑坡稳定性分析第48-84页
   ·工程地质条件第48-60页
     ·工程概况第48页
     ·基本地质特征第48-55页
     ·地层岩性第55-56页
     ·地质构造第56-58页
     ·水文条件第58页
     ·滑坡运动特征第58-60页
   ·滑坡成因机制分析第60-63页
     ·滑坡形成的条件第60页
     ·滑坡的形成机制第60-63页
   ·改进三维极限平衡法分析第63-69页
     ·计算参数第63页
     ·稳定性分析第63-69页
   ·不同方法的滑坡稳定性对比分析第69-84页
     ·基于 Morgenstern-Price 法的二维极限平衡法分析第69-72页
     ·基于强度折减法的二维有限元法分析第72-78页
     ·三维有限差分程序 FLAC3D分析第78-82页
     ·四种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第82-84页
第5章 九子崩滑堆积体稳定性分析第84-108页
   ·工程及地质环境条件第84-89页
     ·工程概况第84页
     ·气象、水文条件第84-85页
     ·地貌特征第85-86页
     ·地层岩性第86-87页
     ·地质构造第87-88页
     ·水文地质条件第88-89页
   ·成因机制分析第89-92页
   ·改进三维极限平衡法分析第92-98页
     ·计算参数第92页
     ·稳定性分析第92-98页
   ·崩塌体稳定性分析第98-108页
     ·基于 Morgenstern-Price 法的二维极限平衡法分析第98-100页
     ·基于强度折减法的二维有限元法分析第100-103页
     ·三维有限差分程序 FLAC3D分析第103-107页
     ·四种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第107-108页
第6章 结论第108-110页
   ·结论第108-109页
   ·展望第109-110页
参考文献第110-120页
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0-122页
致谢第122页

论文共12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3S技术的岩桑树水电站近坝区滑坡敏感性评价
下一篇:瑞雷波反演及转换波静校正中粒子群算法的研究及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