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顺琥珀湾水质整治方案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·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·水动力及泥沙问题研究手段 | 第10-12页 |
·现场实测 | 第10-11页 |
·物理模型实验 | 第11页 |
·数学模型分析 | 第11-12页 |
·本文研究方法的选择 | 第12页 |
·相关研究发展状况 | 第12-14页 |
·论文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2 旅顺港琥珀湾的水动力及泥沙环境 | 第15-20页 |
·自然地理状况 | 第15-17页 |
·位置及水深 | 第15页 |
·气象条件 | 第15页 |
·水文条件 | 第15-17页 |
·悬沙底沙分布状况 | 第17-19页 |
·悬沙 | 第17-19页 |
·底沙 | 第19页 |
·港区淤积原因及泥沙动力 | 第19-20页 |
3 二维潮流数学模型 | 第20-39页 |
·潮流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20-26页 |
·控制方程 | 第20-21页 |
·定解条件 | 第21-22页 |
·数值求解方法 | 第22页 |
·计算范围 | 第22页 |
·网格划分 | 第22-25页 |
·潮流模型计算参数选择方法 | 第25-26页 |
·潮流数学模型的验证 | 第26-34页 |
·大范围潮流模型验证 | 第26-31页 |
·小范围潮流模型验证 | 第31-34页 |
·旅顺港全水域潮流场计算结果 | 第34-39页 |
4 二维泥沙模型 | 第39-44页 |
·泥沙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39-40页 |
·基本方程 | 第39-40页 |
·定解条件 | 第40页 |
·计算范围、网格划分和数值方法 | 第40页 |
·泥沙数学模型的验证 | 第40-44页 |
·影响泥沙特性的参数选择 | 第40-41页 |
·悬沙浓度验证 | 第41-44页 |
5 旅顺港开发方案研究 | 第44-64页 |
·开发基本方法 | 第44页 |
·工程方案设定 | 第44-46页 |
·三种工程方案实施后流场变化 | 第46-61页 |
·方案a实施后的全港区流场 | 第46-51页 |
·方案b实施后的全港区流场 | 第51-56页 |
·方案c实施后的全港区流场 | 第56-61页 |
·三种方案潮流测点流速流向比较 | 第61-64页 |
6 三种工程方案水体交换及泥沙冲淤效果优劣点比较 | 第64-71页 |
·三种方案潮流量变化 | 第64-67页 |
·三种工程方案泥沙冲淤效果比较 | 第67-71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71-72页 |
·结论 | 第71页 |
·展望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