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酰亚胺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应用基础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引言 | 第10-11页 |
| 1 文献综述 | 第11-26页 |
| ·活性炭简介 | 第11页 |
| ·活性炭制备方法 | 第11-17页 |
| ·原料的选择 | 第11-12页 |
| ·炭化 | 第12-13页 |
| ·活化 | 第13-16页 |
| ·聚酰亚胺薄膜制备活性炭 | 第16-17页 |
| ·活性炭的结构特征及表征方法 | 第17-21页 |
| ·活性炭的表面化学性质 | 第17页 |
| ·活性炭的孔隙结构 | 第17-18页 |
| ·活性炭的微晶结构 | 第18-20页 |
| ·活性炭的表征方法 | 第20-21页 |
| ·活性炭的吸附理论 | 第21-23页 |
| ·吸附的定义 | 第21页 |
| ·吸附的传质过程 | 第21页 |
| ·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| 第21-22页 |
| ·吸附等温方程 | 第22页 |
| ·穿透曲线 | 第22-23页 |
| ·活性炭的应用 | 第23-24页 |
| ·活性炭在气相吸附中的应用 | 第23页 |
| ·活性炭在液相吸附中的应用 | 第23-24页 |
| ·活性炭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| 第24页 |
| ·活性炭在催化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| 第24页 |
| ·本论文选题的目的、意义及研究内容 | 第24-26页 |
| 2 实验装置及方法 | 第26-32页 |
| ·实验原料和仪器设备 | 第26页 |
| ·实验原料 | 第26页 |
| ·仪器设备 | 第26页 |
| ·活性炭的表征测试方法 | 第26-28页 |
| ·热重分析 | 第26-27页 |
| ·氮吸附 | 第27页 |
| ·碘吸附值 | 第27页 |
| ·苯吸附值 | 第27-28页 |
| ·亚甲基蓝值 | 第28页 |
| ·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及装置 | 第28-29页 |
| ·活性炭制备方法 | 第28-29页 |
| ·炭化活化装置 | 第29页 |
| ·活性炭吸附有机废气的方法及装置 | 第29-32页 |
| ·测试装置 | 第29-30页 |
| ·吸附量的测定 | 第30-31页 |
| ·活性炭的脱附再生 | 第31-32页 |
| 3 活性炭的制备 | 第32-44页 |
| ·水蒸汽活化工艺条件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 | 第32-36页 |
| ·活性温度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| ·活性时间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| ·水碳比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| ·CO_2活化工艺条件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 | 第36-39页 |
| ·活化温度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| ·活化时间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| ·CO_2流量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| ·水蒸汽与CO_2活化制备活性炭性能的对比 | 第39-40页 |
| ·水蒸汽与CO_2共同活化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 | 第40-44页 |
| ·优化工艺条件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| ·优化工艺与水蒸汽活化工艺制备的活性炭性能的对比 | 第42-44页 |
| 4 活性炭对含乙醚有机废气的吸附 | 第44-48页 |
| ·活性炭孔结构对吸附含乙醚有机废气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| ·乙醚浓度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| ·活性炭的脱附再生 | 第46-48页 |
| 结论 | 第48-4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| 致谢 | 第52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