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多孔介质与流体复合区域流动问题的研究概述 | 第12-15页 |
·多孔介质与流体复合区域的数值研究进展 | 第15-16页 |
·基于多孔介质流动问题的实验研究进展 | 第16-17页 |
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多孔介质与流体复合腔体内自然对流及传热数学模型 | 第18-27页 |
·概述 | 第18页 |
·多孔介质区域内流体流动及传热的理论基础 | 第18-19页 |
·多孔介质区域内的流动过程 | 第18-19页 |
·多孔介质区域内的传热过程 | 第19页 |
·多孔介质与流体复合腔体内的自然对流及传热的理论分析 | 第19-21页 |
·多孔介质与流体复合腔体内自然对流及传热的数学模型 | 第21-23页 |
·基本假设 | 第21页 |
·数学模型 | 第21-23页 |
·求解数学模型的方法 | 第23-26页 |
·求解方法的分类 | 第23-24页 |
·控制方程离散及模拟计算方法 | 第24-2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多孔介质与流体复合腔体内流动及传热的数值模拟 | 第27-40页 |
·基于X-CT实验的复合腔体内流动及传热的宏观模拟 | 第27页 |
·多孔介质与流体复合腔体物理模型 | 第27-28页 |
·多孔介质区域厚度对流动及传热的影响 | 第28-32页 |
·瑞利数对流动及传热的影响 | 第32-36页 |
·粘性应力跳跃系数的求解 | 第36-38页 |
·不同多孔介质层厚度下的应力跳跃系数 | 第36-37页 |
·不同瑞利数下的应力跳跃系数 | 第37页 |
·不同多孔介质孔隙率下的应力跳跃系数 | 第37-3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第4章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流体流动研究 | 第40-49页 |
·格子Boltzmann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| 第40-41页 |
·格子Boltzmann方法基本模型 | 第41-43页 |
·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多孔介质流动模拟 | 第43-47页 |
·多孔介质层厚度对流动的影响 | 第44-46页 |
·瑞利数对流动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第5章 多孔介质与流体复合区域的实验研究 | 第49-64页 |
·基于X-CT技术的多孔介质结构研究 | 第49-55页 |
·X-CT技术概述 | 第49页 |
·X-CT技术测试原理 | 第49-50页 |
·X-CT系统组成和实验流程 | 第50-51页 |
·多孔介质孔隙率的X-CT实验研究 | 第51-53页 |
·X-CT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处理 | 第53-55页 |
·多孔介质与流体复合区域的PIV实验方案研究 | 第55-62页 |
·PIV实验概述 | 第55-57页 |
·PIV实验系统与流程 | 第57-58页 |
·PIV实验方案改进与进展 | 第58-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4-66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64-65页 |
·存在的不足 | 第65页 |
·课题展望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