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导言 | 第10-17页 |
(一) 选题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理论意义 | 第10-11页 |
2.现实意义 | 第11-12页 |
(二) 学术界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 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状况及趋势 | 第12-13页 |
2. 国外对此问题的研究状况及趋势 | 第13-15页 |
(三)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. 理论与现实结合的方法 | 第15页 |
2. 系统地分析的方法 | 第15页 |
3. 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 | 第15页 |
(四) 创新之处 | 第15-17页 |
1. 角度的创新 | 第15-16页 |
2. 观点的创新 | 第16-17页 |
一、 人的文化权益和人的发展的哲学蕴含 | 第17-26页 |
(一) 人的文化权益的哲学蕴含 | 第17-24页 |
1. 关于“人”的理解 | 第17-18页 |
2. 关于文化的理解 | 第18-20页 |
3. 人的文化权益的内涵 | 第20页 |
4. 人的文化权益的基本特征 | 第20-22页 |
5. 人的文化权益的内容 | 第22-24页 |
(二) 人的发展的哲学蕴含 | 第24-26页 |
1. 人的发展的内涵 | 第24页 |
2. 人的发展的最终归宿:自由、全面、协调的发展 | 第24-26页 |
二、 人的文化权益在人的发展中的价值分析 | 第26-34页 |
(一) 人的文化权益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| 第26-29页 |
1. 人的自然性表现为人对物质生活的文化需求 | 第26-27页 |
2. 人的社会性包含在文化社会生活之中 | 第27-28页 |
3. 人的精神本质体现在实现在文化权益的内在创造性 | 第28-29页 |
(二) 实现人的文化权益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| 第29-31页 |
1. 实现人的文化权益能够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要 | 第29-30页 |
2. 实现人的文化权益能够提升人的情感境界 | 第30-31页 |
(三) 实现人的文化权益有利于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| 第31-34页 |
1. 实现人的文化权益能够激发人的文化主体性 | 第31-32页 |
2. 实现人的文化权益能够增长提升人的实践能力 | 第32页 |
3. 实现人的文化权益能够发挥人的创造力 | 第32-33页 |
4. 实现人的文化权益有利于整合价值观 | 第33-34页 |
三、 当下我国人的文化权益的实现状况 | 第34-41页 |
(一) 当下我国人的文化权益实现的积极方面 | 第34-36页 |
1. 个人更加重视自身知识的获取 | 第34-35页 |
2. 国人实现自身文化权益的途径多样化 | 第35-36页 |
3. 国人价值观由单一向多样化转变 | 第36页 |
(二) 当下我国人的文化权益实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| 第36-41页 |
1. 当下我国人的文化权益实现存在的问题 | 第36-38页 |
2. 当下我国人的文化权益实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8-41页 |
四、 保障人的文化权益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哲学方法论原则及途径 | 第41-49页 |
(一) 保障人的文化权益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哲学方法论原则 | 第41-44页 |
1. 物质性和精神性相统一的原则 | 第41-42页 |
2. 整体和部分相结合的原则 | 第42-43页 |
3. 现实性和超越性相结合的原则 | 第43-44页 |
(二) 保障人的文化权益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 | 第44-49页 |
1. 经济层面 | 第44-45页 |
2. 政治层面 | 第45-46页 |
3. 文化层面 | 第46-47页 |
4. 个人层面 | 第47-49页 |
结语 | 第49-50页 |
注释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