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晋南北朝肖像画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1 绪论 | 第8-9页 |
| ·选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8页 |
| ·先前的研究成果 | 第8-9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及其方法 | 第9页 |
| 2 魏晋南北朝及之前的肖像画发展状况 | 第9-12页 |
| 3 魏晋南北朝肖像画家、卷轴画作品及风格 | 第12-31页 |
| ·曹不兴 | 第12页 |
| ·卫协 | 第12-13页 |
| ·顾恺之 | 第13-18页 |
| ·顾恺之生平 | 第13-14页 |
| ·顾恺之的绘画作品 | 第14-16页 |
| ·顾恺之的绘画风格 | 第16-18页 |
| ·陆探微 | 第18-19页 |
| ·陆探微生平 | 第18页 |
| ·陆探微的绘画作品 | 第18-19页 |
| ·陆探微的绘画风格 | 第19页 |
| ·张僧繇 | 第19-22页 |
| ·张僧繇生平 | 第19-20页 |
| ·张僧繇的绘画作品 | 第20页 |
| ·张僧繇的绘画风格 | 第20-22页 |
| ·曹仲达 | 第22页 |
| ·杨子华 | 第22-24页 |
| ·杨子华生平 | 第22页 |
| ·杨子华的作品 | 第22-23页 |
| ·杨子华的绘画风格 | 第23-24页 |
| ·魏晋南北朝其他肖像画家及其风格 | 第24-27页 |
| ·曹髦 | 第24页 |
| ·杨修 | 第24页 |
| ·嵇康 | 第24-25页 |
| ·张墨、荀勖 | 第25页 |
| ·王廙 | 第25-26页 |
| ·王羲之 | 第26页 |
| ·萧绎、萧方等 | 第26-27页 |
| ·魏晋南北朝肖像画的总体特点 | 第27-31页 |
| ·由略至精 | 第27-28页 |
| ·面目的多样化 | 第28-31页 |
| 4 魏晋南北朝墓室肖像绘画作品及风格 | 第31-42页 |
| ·魏晋时期的西北地区墓室肖像画 | 第31-33页 |
| ·魏晋时期的东北地区墓室肖像画 | 第33-35页 |
| ·魏晋南北朝时期山西、山东地区的墓室肖像 | 第35-39页 |
| ·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漆画人物屏风 | 第35-36页 |
| ·娄叡墓人物肖像壁画 | 第36-37页 |
| ·徐显秀墓人物肖像壁画 | 第37-38页 |
| ·临朐崔芬墓人物肖像壁画 | 第38-39页 |
| 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方墓室肖像绘画 | 第39-41页 |
| ·魏晋南北朝墓室肖像画的总体特点 | 第41-42页 |
| ·肖像画题材的变化 | 第41-42页 |
| ·地域差异 | 第42页 |
| ·注重传神 | 第42页 |
| 5 影响魏晋南北朝肖像画发展的因素 | 第42-46页 |
| ·社会因素 | 第42-43页 |
| ·文化因素 | 第43-46页 |
| 结语 | 第46-48页 |
| 致谢 | 第48-5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| 附录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