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代中国科学精神探析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引言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科学精神探析 | 第10-24页 |
第一节 科学精神的内涵 | 第10-15页 |
一、 关注科学精神的西方前贤的探索 | 第10-11页 |
二、 中国学者的科学精神探讨之路 | 第11-13页 |
三、 科学精神的本质内涵 | 第13-15页 |
第二节 科学精神的现代释义 | 第15-17页 |
一、 科学精神是一种文化精神 | 第15-16页 |
二、 科学精神已成为普遍的人类精神 | 第16-17页 |
第三节 科学精神的社会价值 | 第17-24页 |
一、 科学精神的经济价值 | 第17-19页 |
二、 科学精神的文化价值 | 第19-20页 |
三、 科学精神的政治价值 | 第20-24页 |
第二章 当代中国科学精神的缺失与原因 | 第24-33页 |
第一节 科学精神的缺失与培养 | 第24-27页 |
一、 社会学术界:学术的失范现象尤为严重 | 第24-25页 |
二、 社会政治经济领域:重大公共项目盲目决策 | 第25-26页 |
三、 社会文化生活领域:伪科学和迷信泛滥 | 第26-27页 |
第二节 科学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| 第27-33页 |
一、 受传统文化的制约 | 第27-29页 |
二、 受教育模式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三、 受社会其他因素的影响 | 第31-33页 |
第三章 科学精神在当代中国培育的途径 | 第33-41页 |
第一节 素质教育离不开科学精神 | 第33-37页 |
一、 教育观念的转变 | 第33-34页 |
二、 科技与教育的结合 | 第34-36页 |
三、 教育体系的完善 | 第36-37页 |
第二节 弘扬科学精神,加大科普建设改革步伐 | 第37-39页 |
一、 科普队伍的专业化、职业化 | 第37-38页 |
二、 理论应用与实践相结合 | 第38页 |
三、 充分利用大众媒体传播科学文化 | 第38-39页 |
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的科学文化 | 第39-41页 |
一、 努力营造创新文化 | 第39页 |
二、 大力进行制度创新 | 第39-41页 |
结束语 | 第41-42页 |
注释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6页 |
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| 第46-47页 |
致谢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