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工湿地景观营造初探--从景观设计师角度出发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1 研究背景、意义及方法 | 第10-14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1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·研究方法及技术手段 | 第11-1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论文研究框架 | 第13-14页 |
2 基本概念 | 第14-16页 |
·湿地 | 第14页 |
·人工湿地 | 第14-15页 |
·景观 | 第15-16页 |
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6-24页 |
·国外人工湿地景观研究现状 | 第16-19页 |
·国外对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应用研究 | 第16-17页 |
·国外人工湿地景观营造实践 | 第17-19页 |
·国内人工湿地景观研究现状 | 第19-24页 |
·国内人工湿地的植物研究 | 第19-20页 |
·国内人工湿地景观营造研究 | 第20-24页 |
4 人工湿地景观探讨 | 第24-38页 |
·人工湿地景观的构成要素 | 第24-25页 |
·生态要素 | 第24-25页 |
·人文要素 | 第25页 |
·人工景观要素 | 第25页 |
·人工湿地景观的特性 | 第25-27页 |
·生态性 | 第25-26页 |
·自然性 | 第26页 |
·主题性 | 第26页 |
·特殊性 | 第26-27页 |
·局限性 | 第27页 |
·延续性 | 第27页 |
·人工湿地景观分类 | 第27-31页 |
·水域景观 | 第28页 |
·植物景观 | 第28-29页 |
·动物景观 | 第29页 |
·自然现象景观 | 第29-30页 |
·科普景观 | 第30页 |
·人文景观 | 第30页 |
·园林硬质景观 | 第30-31页 |
·人工湿地的景观美 | 第31-37页 |
·景观美 | 第31页 |
·景观美学 | 第31-32页 |
·人工湿地的景观美 | 第32-37页 |
·小结 | 第37-38页 |
5 人工湿地景观营造探寻 | 第38-56页 |
·人文景观的发掘 | 第38-39页 |
·人工湿地植物景观的恢复 | 第39-52页 |
·对人工湿地植物景观的理解 | 第39页 |
·人工湿地植物群落及其常用植物探寻 | 第39-43页 |
·人工湿地植物材料的筛选 | 第43-46页 |
·人工湿地植物造景初探 | 第46-49页 |
·植物景观营造实景分析 | 第49-52页 |
·水域景观的营造 | 第52页 |
·动物景观的保护 | 第52-53页 |
·自然现象景观的利用 | 第53页 |
·科普景观的建设 | 第53-54页 |
·园林硬质景观的完善 | 第54-55页 |
·小结 | 第55-56页 |
6 温州三垟湿地景观营建初探 | 第56-78页 |
·三垟湿地概况 | 第56-59页 |
·生态要素 | 第56-59页 |
·人文要素 | 第59页 |
·人工景观要素 | 第59页 |
·三垟湿地的景观特性营造初探 | 第59-64页 |
·生态性 | 第59-60页 |
·自然性 | 第60-61页 |
·主题性 | 第61-62页 |
·特殊性 | 第62-63页 |
·延续性 | 第63-64页 |
·三垟湿地的植物景观营建探寻 | 第64-70页 |
·三垟湿地现状植被概况 | 第64-66页 |
·三垟湿地植物材料的筛选建议 | 第66-67页 |
·三垟湿地的植物造景建议 | 第67-70页 |
·三垟湿地的景观美营建 | 第70-78页 |
·水域景观 | 第70-71页 |
·植物景观 | 第71-72页 |
·动物景观 | 第72-73页 |
·自然现象景观 | 第73-74页 |
·科普景观 | 第74页 |
·人文景观 | 第74-75页 |
·园林硬质景观 | 第75-78页 |
7 结语 | 第78-80页 |
·结论 | 第78-79页 |
·创新点 | 第79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90页 |
附录A 三垟湿地植物名录 | 第90-96页 |
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| 第96-98页 |
致谢 | 第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