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CoMP技术的LTE-A小区间干扰抑制的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专用术语注释表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·移动通信史的简单回顾 | 第10-11页 |
·LTE-Advanced 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简介 | 第11-14页 |
·正交频分多址接入 OFDMA 技术 | 第11-12页 |
·MIMO 技术 | 第12-13页 |
·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 | 第13页 |
·LTE-Advanced 系统中其他增强型技术 | 第13-14页 |
·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4-15页 |
·本文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小区间干扰抑制及 CoMP 协作技术 | 第16-33页 |
·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 | 第16-22页 |
·小区间干扰随机化 | 第17-18页 |
·小区间干扰消除 | 第18页 |
·小区间干扰协调 | 第18-21页 |
·几种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之比较 | 第21-22页 |
·多点协作传输(CoMP)技术 | 第22-26页 |
·CoMP 技术分类 | 第22-24页 |
·几种主要的联合处理/传输方案 | 第24-26页 |
·LTE-A 系统中 CoMP 技术的研究 | 第26-33页 |
·协作用户的确定 | 第27-28页 |
·协作集的选定 | 第28-30页 |
·CoMP 协作反馈方案 | 第30-31页 |
·CoMP 技术下的预编码 | 第31-33页 |
第三章 信道模型及经典算法介绍 | 第33-48页 |
·协作 MIMO 信道模型及特性 | 第33-37页 |
·无线信道特性 | 第33-36页 |
·协作 MIMO 信道模型 | 第36-37页 |
·经典预编码算法 | 第37-41页 |
·迫零预编码算法 | 第38-39页 |
·最小均方误差预编码算法 | 第39-40页 |
·奇异值分解预编码算法 | 第40页 |
·块对角化预编码算法 | 第40-41页 |
·几种经典预编码算法的优缺点 | 第41页 |
·经典的调度算法 | 第41-48页 |
·最大载干比调度算法 | 第42-43页 |
·轮循调度算法 | 第43-44页 |
·比例公平调度算法 | 第44-46页 |
·三种经典调度算法优缺点 | 第46-48页 |
第四章 预编码算法及调度算法的改进与仿真 | 第48-68页 |
·算法改进的思想 | 第48-49页 |
·预编码算法的改进思想 | 第48页 |
·调度算法的改进思想 | 第48-49页 |
·预编码算法和调度算法的结合 | 第49页 |
·M_MMSE 预编码算法的原理及实现 | 第49-51页 |
·M_MMSE 算法的原理 | 第49-51页 |
·M_MMSE 算法的实现 | 第51页 |
·M_PF 调度算法的原理及实现 | 第51-54页 |
·M_PF 调度算法的原理 | 第52页 |
·M_PF 算法的实现流程图 | 第52-54页 |
·系统平均吞吐量和误码率的仿真流程 | 第54-55页 |
·计算系统平均吞吐量流程图 | 第54-55页 |
·计算系统误码率流程图 | 第55页 |
·改进算法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| 第55-66页 |
·仿真环境的搭建 | 第55-57页 |
·仿真结果与分析 | 第57-6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6-68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1页 |
附录 1 程序清单 | 第71-72页 |
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