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1 绪论 | 第10-15页 |
| ·引言 | 第10页 |
| ·超级电容器 | 第10-11页 |
| ·超级电容器的结构 | 第10页 |
| ·超级电容器的分类 | 第10-11页 |
| ·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分类 | 第11页 |
| ·二氧化锰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| 第11-12页 |
| ·聚苯胺和聚吡咯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| 第12页 |
| ·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| 第12-13页 |
| ·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| ·选题意义 | 第13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| 2 实验药品及仪器设备 | 第15-20页 |
| ·实验药品 | 第15-16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16-17页 |
| ·实验中采用的测试仪器及测试条件 | 第17-20页 |
| ·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 | 第17页 |
| ·X 射线衍射测试(XRD) | 第17-18页 |
| ·拉曼光谱(Raman) | 第18页 |
| ·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(UV-vis) | 第18页 |
| ·恒流充放电测试(GCD) | 第18-19页 |
| ·循环伏安测试(CV) | 第19页 |
| ·交流阻抗测试(EIS) | 第19-20页 |
| 3 二氧化锰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| 第20-27页 |
| ·引言 | 第20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20-21页 |
| ·不同晶型和形貌 MnO_2的制备 | 第20-21页 |
| ·电极的制备及电容器的组装 | 第21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21-26页 |
| ·X 射线衍射表征分析 | 第21-22页 |
| ·微观形貌表征分析 | 第22-24页 |
| ·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24-2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| 4 聚苯胺和聚吡咯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| 第27-34页 |
| ·引言 | 第27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27-28页 |
| ·聚苯胺的化学氧化合成 | 第27-28页 |
| ·聚吡咯的化学氧化合成 | 第28页 |
| ·电极的制备及电容器的组装 | 第28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28-33页 |
| ·X 射线衍射表征分析 | 第28-29页 |
| ·微观形貌表征分析 | 第29-30页 |
| ·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30-3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| 5 铕掺杂 TiO_2粉末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研究 | 第34-43页 |
| ·引言 | 第34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34-36页 |
| ·铕掺杂 TiO_2的制备 | 第34-35页 |
| ·试样光催化性能测试 | 第35-36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36-42页 |
| ·铕掺杂对 TiO_2晶体微观结构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| ·铕掺杂对 TiO_2微观形貌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| ·TiO_2光催化降解机理 | 第39-40页 |
| ·在可见光下 TiO_2的催化降解性能分析 | 第40-4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| 6 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及其结构表征 | 第43-57页 |
| ·引言 | 第43-44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44-46页 |
| ·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| 第44页 |
| ·氧化石墨烯的还原 | 第44-45页 |
| ·电极的制备及电容器的组装 | 第45-46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46-56页 |
| ·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表征分析 | 第46页 |
| ·Raman 光谱表征分析 | 第46-48页 |
| ·X 射线衍射表征分析 | 第48-49页 |
| ·微观形貌表征分析 | 第49-51页 |
| ·EDS 能谱分析 | 第51-52页 |
| ·石墨烯导电性能分析 | 第52-54页 |
| ·电化学性能表征分析 | 第54-5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| 7 结论 | 第57-5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8-65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5-66页 |
| 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