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性主义规约下的小说创作--李碧华小说论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绪论 | 第8-12页 |
一、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 | 第9页 |
二、李碧华小说的超越言情性 | 第9-12页 |
第一章 李碧华小说的女性主义特征 | 第12-21页 |
第一节 李碧华小说的女性形象 | 第12-16页 |
一、朦胧的女性意识 | 第12-14页 |
二、女性为牺牲者 | 第14-16页 |
第二节 李碧华小说中的两性形象 | 第16-21页 |
一、男性伟岸外表与个性缺失的形象 | 第16-18页 |
二、异化的爱情与妖女形象 | 第18-21页 |
第二章 李碧华小说的女性主义书写策略 | 第21-31页 |
第一节 对两性形象的思考 | 第21-24页 |
一、被阉割的男性形象 | 第21-24页 |
二、独立反抗的女性形象 | 第24页 |
第二节 对两性关系的审视 | 第24-27页 |
一、男性权力话语的退场 | 第25-26页 |
二、女性主导位置的凸显 | 第26-27页 |
第三节 对女性命运的迷茫 | 第27-31页 |
一、宿命思想 | 第27-28页 |
二、历史因袭的重负 | 第28-31页 |
第三章 李碧华小说的创新与局限 | 第31-39页 |
第一节 李碧华小说对女性主义的创新 | 第31-35页 |
一、书写女性问题的手法新颖 | 第31-33页 |
二、思考女性问题的角度独特 | 第33-35页 |
第二节 李碧华小说的局限性 | 第35-39页 |
一、消费主义带来的浓郁的影视阴影 | 第35-36页 |
二、小说创作中强烈的宿命观色彩 | 第36-39页 |
结语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3页 |
致谢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