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6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3-16页 |
·自动信任协商研究现状 | 第16-20页 |
·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0-21页 |
·本文研究的意义 | 第21-23页 |
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 | 第23-24页 |
·本文的组织结构 | 第24-26页 |
第二章 自动信任协商技术 | 第26-36页 |
·协商模型和体系结构 | 第27-29页 |
·访问控制策略及证书 | 第29-32页 |
·访问控制策略 | 第29-31页 |
·属性证书 | 第31页 |
·敏感信息保护 | 第31-32页 |
·协商策略 | 第32页 |
·协商协议 | 第32-33页 |
·TrustBuilder2 信任协商系统 | 第33-3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三章 基于本体的自动信任协商模型 | 第36-54页 |
·基于本体的自动信任协商的抽象模型 | 第36-37页 |
·相关工作 | 第37-40页 |
·本体与描述逻辑 | 第40-44页 |
·本体 | 第40-41页 |
·描述逻辑 | 第41-44页 |
·支持委托的、基于属性确认策略的自动信任协商 | 第44-48页 |
·支持委托的自动信任协商的定义 | 第44页 |
·基于角色的信任管理语言 | 第44-46页 |
·协商者的定义 | 第46-48页 |
·基于本体的自动信任协商的体系结构 | 第48-53页 |
·基于描述逻辑的协商本体的定义 | 第49-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四章 基于描述逻辑的协商者访问控制策略的分析 | 第54-78页 |
·协商者访问控制策略的安全性 | 第54-56页 |
·相关工作 | 第56-59页 |
·协商者访问控制策略的形式化表示 | 第59-62页 |
·基于描述逻辑的协商者访问控制策略的分析 | 第62-71页 |
·策略的限制规则 | 第62-63页 |
·策略的安全特性分析与描述逻辑推理的对应关系 | 第63-64页 |
·开放世界假设与封闭世界假设 | 第64-68页 |
·对策略分析结果的解释 | 第68-71页 |
·协商者访问控制策略分析器的实现 | 第71-7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6-78页 |
第五章 语义相关的自动信任协商策略 | 第78-98页 |
·相关工作 | 第79-81页 |
·语义相关证书 | 第81-85页 |
·语义相关协商策略 | 第85-88页 |
·语义相关协商策略的运行示例 | 第88-90页 |
·对语义相关协商策略的分析 | 第90-92页 |
·与其他协商策略的比较 | 第92页 |
·系统实现和性能分析 | 第92-97页 |
·和 TrustBuilder2 性能的比较 | 第95-9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7-98页 |
第六章 自动信任协商安全性的形式化分析与验证 | 第98-128页 |
·相关工作 | 第99-102页 |
·Applied Pi 演算和 ProVerif | 第102-108页 |
·Applied Pi 演算的语法 | 第103-104页 |
·Applied Pi 演算的操作语义 | 第104-106页 |
·Applied Pi 演算的等价关系 | 第106-107页 |
·安全协议自动分析工具 ProVerif | 第107-108页 |
·用 Applied Pi 演算为自动信任协商建模 | 第108-118页 |
·项的定义 | 第108-109页 |
·网络与攻击模型 | 第109页 |
·为自动信任协商建模 | 第109-118页 |
·对自动信任协商的安全分析 | 第118-120页 |
·实验及结果分析 | 第120-126页 |
·实验 1 | 第121-122页 |
·实验 2 | 第122-125页 |
·安全性分析的效率 | 第125-12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26-128页 |
结论 | 第128-13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1-140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40-143页 |
致谢 | 第143-144页 |
附件 | 第1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