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的公民道德建设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·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选题的背景 | 第10页 |
·选题的理论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选题的实践意义 | 第11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1-14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公民道德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 | 第16-23页 |
·公民道德建设概述 | 第16-18页 |
·公民道德建设的内涵 | 第16-17页 |
·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 | 第17页 |
·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 | 第17-18页 |
·和谐社会概述 | 第18-20页 |
·和谐社会的内涵 | 第18-19页 |
·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| 第19-20页 |
·公民道德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| 第20-22页 |
·公民道德建设对和谐社会的推动作用 | 第20-21页 |
·构建和谐社会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| 第21-2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现状分析 | 第23-32页 |
·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 | 第23-26页 |
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形成 | 第23-24页 |
·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不断发展完善 | 第24页 |
·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丰富 | 第24-26页 |
·公民道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6-31页 |
·社会公德方面 | 第26-27页 |
·职业道德方面 | 第27-28页 |
·家庭美德方面 | 第28-30页 |
·个人品德方面 | 第30-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4章 公民道德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2-38页 |
·社会环境方面 | 第32-33页 |
·价值观念多元化 | 第32-33页 |
·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| 第33页 |
·法制建设方面 | 第33-35页 |
·法律法规不健全 | 第34页 |
·制度运行不完善 | 第34-35页 |
·文化教育方面 | 第35-37页 |
·西方文化的消极影响 | 第36页 |
·公民道德教育不完善 | 第36-3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5章 推进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对策 | 第38-49页 |
·加强公民道德教育 | 第38-41页 |
·公民道德教育内容的理性整合 | 第38-39页 |
·公民教育层级的有序衔接 | 第39-41页 |
·完善公民道德建设运行机制 | 第41-44页 |
·道德内容法制化 | 第42-43页 |
·完善监督机制 | 第43页 |
·完善奖惩机制 | 第43-44页 |
·创建良好的道德建设环境 | 第44-48页 |
·发挥媒体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 | 第45-46页 |
·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| 第46-47页 |
·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引领作用 | 第47-4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结论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