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3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7页 |
·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| 第7-11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7-11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与文章结构安排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激光阴影技术探测识别降水粒子类型的理论分析 | 第13-25页 |
·降水粒子的两个重要特征参数及其关系 | 第13-15页 |
·激光阴影技术探测识别降水粒子原理 | 第15-18页 |
·激光阴影测量系统模型 | 第15-17页 |
·基于激光阴影技术的降水粒子尺寸和速度测量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主要误差因素分析及解决方案 | 第18-24页 |
·光源不稳定对系统的影响 | 第18-20页 |
·光束发散角误差 | 第20-23页 |
·光束不均匀造成的误差 | 第23页 |
·系统噪声引起的误差 | 第23-2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激光阴影降水粒子探测系统设计 | 第25-62页 |
·系统总体设计 | 第25-27页 |
·系统设计总要求 | 第25页 |
·系统总体设计流程及分析 | 第25-27页 |
·光学传感系统设计 | 第27-35页 |
·光源的选择 | 第27-28页 |
·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路设计 | 第28-32页 |
·光束整形 | 第32-33页 |
·光电探测器的选择 | 第33-34页 |
·低噪声光电管接收电路设计 | 第34-35页 |
·模拟信号处理模块设计 | 第35-40页 |
·信号解调电路设计 | 第35-38页 |
·模拟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| 第38-40页 |
·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| 第40-43页 |
·MAX1169特点 | 第41页 |
·引脚功能说明 | 第41-42页 |
·MAX1169工作方式 | 第42-43页 |
·电路设计 | 第43页 |
·基于ARM微处理器的主控制系统模块设计 | 第43-52页 |
·ARM微处理器选型及特点 | 第43-44页 |
·主控制系统模块设计 | 第44-52页 |
·降水粒子探测识别系统软件算法设计 | 第52-61页 |
·系统综合程序设计 | 第52-53页 |
·系统初始化程序 | 第53-55页 |
·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| 第55-57页 |
·数据处理程序 | 第57-58页 |
·数据存储与通信程序 | 第58-59页 |
·载波发生程序 | 第59-60页 |
·程序的编译和烧写 | 第60-6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四章 基于激光阴影技术的降水粒子探测实验研究 | 第62-80页 |
·实验系统搭建 | 第62-65页 |
·粒子尺寸与电压值关系的标定实验 | 第65-68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68-71页 |
·降水粒子尺寸和速度算法及测量精度分析 | 第71-74页 |
·尺寸和速度算法分析 | 第71-72页 |
·探测灵敏度分析 | 第72-74页 |
·粒子测试实验 | 第74-79页 |
·水滴测试 | 第74-76页 |
·碎纸屑测试 | 第76-77页 |
·圆珠测试 | 第77-78页 |
·实验结果分析 | 第78-7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0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5页 |
致谢 | 第85-8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