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刑法论文--分则论文

中日商标权刑法保护的比较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导言第10-12页
第一章 中日商标权刑事立法的基本思路与指导思想第12-21页
 第一节 中日侵犯商标权犯罪刑事立法指导思想的比较研究第12-16页
  一、 中日关于商标权刑法保护的立法价值取向第12-14页
  二、 中日关于商标权刑法保护的战略路径选择第14-16页
 第二节 中日商标权刑法保护意识的比较研究第16-21页
  一、 中日对商标权刑法保护意识的社会基础第16-18页
  二、 中日在商标权刑法保护方面的文化背景第18-19页
  三、 中日对预防侵犯商标权犯罪的道德设防第19-21页
第二章 中日侵犯商标权犯罪的立法概览与评述第21-30页
 第一节 中日商标权刑事立法模式的比较研究第21-23页
  一、 中国商标犯罪的刑事立法模式第21-22页
  二、 日本商标犯罪的刑事立法模式第22-23页
 第二节 中日商标权刑事立法保护范围的比较研究第23-27页
  一、 中日法律对商标、商标权的立法定义第23-25页
  二、 中日对商标种类的刑法保护第25-26页
  三、 中日对商标注册与否的刑法保护第26-27页
 第三节 中日侵犯商标犯罪的罪名体系之比较研究第27-30页
第三章 侵犯商标权犯罪构成要件的比较分析研究第30-43页
 第一节 中日对侵犯商标权犯罪确认的社会利益第30-33页
 第二节 中日对侵犯商标权犯罪的主体资格规定第33页
 第三节 中日对侵犯商标权犯罪的主观要件规定第33-36页
 第四节 中日对侵犯商标权犯罪的客观要件规定第36-43页
  一、 客观行为方式第36-40页
  二、 行为犯与结果犯第40-42页
  三、 犯罪对象第42-43页
第四章 侵犯商标权犯罪的刑罚配置之比较研究第43-46页
 一、 中国侵犯商标权犯罪的刑罚规定第43页
 二、 日本侵犯商标权犯罪的刑罚规定第43页
 三、 侵犯商标权犯罪刑罚规定的比较认识第43-46页
第五章 中日商标权刑法保护比较的启示性认识第46-52页
 第一节 中国侵犯商标权犯罪刑事立法的不足与缺陷第46-48页
  一、 关于侵犯商标权犯罪刑事立法模式的缺陷第46页
  二、 关于侵犯商标权犯罪刑事立法保护的不足第46-47页
  三、 关于侵犯商标权犯罪罪名体系规定的缺陷第47页
  四、 关于侵犯商标权犯罪刑罚体系设置的不足第47-48页
 第二节 对日本商标权刑法保护的必要性借鉴第48-52页
  一、 明晰立法思想第48-49页
  二、 完善立法模式第49页
  三、 扩大商标权刑事保护范围第49-50页
  四、 细化罪状设计标准第50-51页
  五、 完善刑罚处罚体系第51-52页
结语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6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6-57页
后记第57-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1927-1937上海律师公会研究
下一篇:美国1798年《反煽动法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