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生就业焦虑人群的箱庭作品特征及其干预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1 引言 | 第9-11页 |
| ·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理论意义 | 第10页 |
| ·实践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| ·就业焦虑大学生箱庭作品特征研究 | 第11页 |
| ·就业焦虑大学生箱庭干预研究 | 第11页 |
| 2 文献综述 | 第11-25页 |
| ·大学生就业焦虑的概念 | 第11-13页 |
| ·焦虑的概念 | 第11-12页 |
| ·大学生就业焦虑的概念 | 第12-13页 |
| ·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相关研究 | 第13-18页 |
| ·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特点 | 第13-14页 |
| ·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影响因素 | 第14-16页 |
| ·大学生就业焦虑的测量 | 第16-17页 |
| ·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干预 | 第17-18页 |
| ·箱庭疗法的相关研究 | 第18-25页 |
| ·箱庭疗法的概念 | 第18-19页 |
| ·箱庭疗法的基本假设 | 第19-20页 |
| ·箱庭疗法的理论基础 | 第20-21页 |
| ·箱庭的基本构成 | 第21-22页 |
| ·箱庭的干预机理 | 第22-24页 |
| ·箱庭疗法治愈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可行性 | 第24-25页 |
| 3 研究方法 | 第25-29页 |
| ·大学生就业焦虑人群的箱庭作品特征 | 第25-28页 |
| ·研究假设 | 第25页 |
| ·被试 | 第25-26页 |
| ·研究工具 | 第26-27页 |
| ·研究程序 | 第27页 |
| ·统计工具 | 第27-28页 |
| ·就业焦虑大学生的干预研究 | 第28-29页 |
| ·研究假设 | 第28页 |
| ·被试 | 第28页 |
| ·研究工具 | 第28页 |
| ·研究程序 | 第28-29页 |
|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| 第29-69页 |
| ·就业焦虑大学生箱庭作品特征 | 第29-36页 |
| ·使用玩具情况 | 第29-30页 |
| ·有生命物和无生命物的情况 | 第30-31页 |
| ·作品场面与主题 | 第31-32页 |
| ·沙的使用 | 第32-33页 |
| ·自我像表现 | 第33页 |
| ·初始箱庭的创伤主题 | 第33-34页 |
| ·初始箱庭的治愈主题 | 第34-36页 |
| ·就业焦虑大学生的干预 | 第36-69页 |
| ·案例一 | 第36-52页 |
| ·案例二 | 第52-69页 |
| 5 讨论 | 第69-70页 |
| ·大学生就业焦虑人群箱庭作品特征的讨论 | 第69-70页 |
| ·大学生就业焦虑人群箱庭干预的讨论 | 第70页 |
| 6 结论 | 第70-71页 |
| 7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| 第71-72页 |
| ·研究不足 | 第71页 |
| ·未来展望 | 第71-72页 |
| 文献综述 | 第72-75页 |
| 附录 箱庭作品分析维度 | 第75-76页 |
| 致谢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