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目标的农地整理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1 引言 | 第9-14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土地整理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·国外农地整理理论研究进展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农地整理理论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内容、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4页 |
2 研究区概况 | 第14-21页 |
·自然条件 | 第15-18页 |
·气象 | 第15页 |
·地形地貌 | 第15-16页 |
·土壤和植被 | 第16-17页 |
·水文与水文地质 | 第17页 |
·工程地质 | 第17页 |
·自然灾害 | 第17-18页 |
·社会经济状况 | 第18页 |
·土地利用现状 | 第18-21页 |
·土地利用结构 | 第18页 |
·土地利用程度 | 第18-20页 |
·耕地质量现状 | 第20页 |
·土地利用经济效果 | 第20-21页 |
3 农地整理对象的基本因素分析 | 第21-28页 |
·土地利用主要限制因素分析 | 第21-22页 |
·自然因素 | 第21页 |
·社会因素 | 第21-22页 |
·研究区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| 第22页 |
·新增耕地来源 | 第22页 |
·新增耕地面积计算 | 第22页 |
·研究区水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| 第22-26页 |
·水土资源分析 | 第22-24页 |
·水资源利用现状 | 第24-25页 |
·需水量预测 | 第25页 |
·研究区供水量预测 | 第25页 |
·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| 第25-26页 |
·节水措施 | 第26页 |
·研究区土地适宜性分析 | 第26-28页 |
·评价单元划分 | 第26-27页 |
·评价方法选择 | 第27-28页 |
·各评价单元适宜性等级评价及结果分析 | 第28页 |
4 农地整理技术措施 | 第28-45页 |
·农地整理规划方案拟定 | 第29-31页 |
·土地利用布局 | 第29页 |
·整治后土地利用结构 | 第29-31页 |
·农地整理方案比选 | 第31-33页 |
·设计方案初步拟订 | 第31-32页 |
·设计方案调整情况 | 第32-33页 |
·主要建设内容 | 第33-34页 |
·土地平整 | 第33页 |
·灌溉与排水 | 第33页 |
·田间道路 | 第33-34页 |
·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 | 第34页 |
·农地整理措施 | 第34-45页 |
·土地平整工程 | 第34-41页 |
·灌溉与排水工程 | 第41-44页 |
·田间道路工程 | 第44-45页 |
·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| 第45页 |
5 研究区农地整理效益分析 | 第45-54页 |
·社会效益分析 | 第45-47页 |
·社会效益评价 | 第45-46页 |
·维持社会稳定及耕地总量平衡的作用 | 第46页 |
·促进新农村建设发挥的作用 | 第46页 |
·社会效益指标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分析 | 第47-49页 |
·农地整理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·景观生态效果 | 第48-49页 |
·水土保持效果 | 第49页 |
·经济效益分析 | 第49-50页 |
·节水效益分析 | 第50页 |
·耕地质量评价 | 第50-54页 |
·耕地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| 第50-54页 |
·耕地质量评价结果 | 第54页 |
6 结论 | 第54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