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动态污点分析的漏洞攻击检测技术研究与实现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7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·论文主要工作 | 第16页 |
·论文的组织结构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漏洞攻击与检测技术相关研究 | 第17-40页 |
·漏洞攻击技术研究 | 第17-28页 |
·安全漏洞简介 | 第17-19页 |
·安全漏洞定义 | 第17-18页 |
·安全漏洞分类 | 第18-19页 |
·缓冲区溢出攻击 | 第19-24页 |
·缓冲区溢出原理 | 第19-20页 |
·栈溢出攻击技术 | 第20-22页 |
·堆溢出攻击技术 | 第22-24页 |
·SQL 注入攻击 | 第24-25页 |
·格式化字符串攻击 | 第25-26页 |
·目录遍历攻击 | 第26-28页 |
·漏洞攻击检测防御技术研究 | 第28-38页 |
·传统的检测技术研究 | 第28-31页 |
·非执行栈技术 | 第28页 |
·非执行堆与数据技术 | 第28-29页 |
·内存映射技术 | 第29页 |
·地址空间随机化技术 | 第29-30页 |
·误用攻击检测 | 第30页 |
·异常攻击检测 | 第30-31页 |
·动态污点分析技术研究 | 第31-38页 |
·动态污点分析概述 | 第31-32页 |
·动态污点分析原理 | 第32-34页 |
·动态污点分析研究现状 | 第34-37页 |
·现有技术的不足和本文解决方案 | 第37-3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第三章 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| 第40-71页 |
·系统设计 | 第40-42页 |
·系统功能与结构图 | 第40-41页 |
·系统模块划分 | 第41-42页 |
·模块设计 | 第42-51页 |
·污点标记模块的设计 | 第42-43页 |
·数据流分析模块设计 | 第43-46页 |
·控制流分析模块设计 | 第46-49页 |
·污点检测模块设计 | 第49-51页 |
·系统实现 | 第51-70页 |
·系统底层工具 Pin | 第51-53页 |
·配置文件解析与系统初始化 | 第53-56页 |
·污点标记模块实现 | 第56-61页 |
·标记网络与文件 I/O 数据的实现 | 第56-59页 |
·标记函数特定的参数实现 | 第59页 |
·标记任意内存地址实现 | 第59页 |
·影子内存和污点标记结构 | 第59-61页 |
·数据流分析模块实现 | 第61-65页 |
·控制流分析模块实现 | 第65-69页 |
·基本块的实现(Basic Block) | 第65-66页 |
·构建 CFG 和 pdom 树 | 第66-69页 |
·污点检测模块实现 | 第69-7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四章 系统测试 | 第71-80页 |
·功能评估测试 | 第71-74页 |
·性能评估测试 | 第74-79页 |
·兼容性和误报率测试 | 第74-75页 |
·污点传播策略对结果的影响测试 | 第75-77页 |
·系统性能测试 | 第77-7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第五章 结束语 | 第80-83页 |
·论文的主要成果、创新和不足 | 第80-82页 |
·未来研究工作 | 第82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88页 |
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8-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