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nold加密算法改进
摘要 | 第1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7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图像加密算法的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基于位置空间的图像加密算法 | 第13-14页 |
·基于变换空间的图像加密算法 | 第14页 |
·基于色彩空间的图像加密算法 | 第14-15页 |
·本文的主要工作结构及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·本文的组织结构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数字图像加密算法及评价方法 | 第17-29页 |
·基本概念 | 第17页 |
·数字图像的定义 | 第17页 |
·Arnold变换 | 第17-25页 |
·Arnold变换的定义 | 第17-18页 |
·数字图像的Arnold变换 | 第18-19页 |
·Arnold变换的恢复算法 | 第19-23页 |
·基于周期性的恢复算法 | 第20-21页 |
·基于反变换的恢复算法 | 第21-23页 |
·Arnold变换仿真及性能分析 | 第23-25页 |
·数字图像加密评价方法 | 第25-28页 |
·不动点比 | 第25-26页 |
·信息熵 | 第26页 |
·灰度平均变化值 | 第26-27页 |
·图像的r-m自相关度 | 第27页 |
·图像相似度 | 第27-2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Arnold变换算法改进及推广 | 第29-39页 |
·算法描述 | 第29-31页 |
·算法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时间复杂度分析 | 第31页 |
·安全性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有关彩色图像加密分析 | 第32-34页 |
·以像素为单位加密 | 第32-33页 |
·三个颜色分量分别加密(算法3.2) | 第33-34页 |
·矩形图像的加密 | 第34-38页 |
·矩形图像的加密算法(算法4) | 第35-36页 |
·矩形图像的解密算法 | 第36-37页 |
·算法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4章 仿真实验与分析 | 第39-47页 |
·仿真实验 | 第39-40页 |
·密钥敏感性分析 | 第40-43页 |
·抗干扰性分析 | 第43-45页 |
·加密程度评估 | 第45-46页 |
·不动点比 | 第45页 |
·灰度平均变化值 | 第45页 |
·信息熵 | 第45-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5章 结束语 | 第47-48页 |
·本文工作总结 | 第47页 |
·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
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53-54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