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金属压力加工论文--冷冲压(钣金加工)论文--冷冲压工艺论文

板料冲压成形拉延筋高度控制技术基础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目录第6-10页
1 绪论第10-22页
   ·引言第10页
   ·拉延筋国内外的发展概述第10-13页
     ·拉延筋的研究历程第10-11页
     ·拉延筋机理的实验研究历程第11-13页
   ·拉延筋简介第13-17页
     ·实际拉延筋的作用机理第13-14页
     ·拉延筋的作用第14页
     ·传统拉延筋类型及应用第14-15页
     ·拉延筋的设置方式第15-17页
     ·拉延筋的主要布置形式第17页
   ·研究内容及意义、技术路线、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7-19页
     ·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本课题采用的技术路线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9页
   ·本课题研究的可行性第19-22页
2 拉延筋基本理论研究第22-36页
   ·引言第22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22页
   ·无拉延筋时矩形盒拉深过程分析第22-27页
     ·矩形盒的拉深特点第22-24页
     ·矩形盒法兰区域的力学分析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·法兰直边区域的力学分析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·法兰曲边区域的力学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·拉延筋作用时的流动力学解析第27-32页
     ·拉延筋作用时板料受力分析第27-30页
     ·板料流经拉延筋时的应力应变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·拉延筋约束阻力的计算第32-35页
     ·半圆形拉延筋约束阻力计算第32-34页
     ·半圆形拉延筋压边力计算第34-3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5-36页
3 拉延筋端部形状对制件质量的影响第36-49页
   ·引言第36-37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36-37页
   ·数值模拟实验第37-39页
     ·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7页
     ·数值模拟设置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·材料参数及性能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·边界条件设置第38页
       ·正交试验方案设计第38-39页
   ·结果分析及讨论第39-44页
     ·各个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第39-42页
     ·方差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可引出的结论第43-44页
   ·模拟结果的进一步验证第44-47页
     ·拉延筋端部半径模拟方案制定第44-45页
     ·模拟结果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·结论第4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7-49页
4 变拉延筋高度的数值模拟研究第49-77页
   ·引言第49-51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49-50页
     ·DYNAFORM 模拟软件简介第50-51页
   ·数值模拟实验第51-53页
     ·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51-52页
     ·数值模拟设置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·材料参数及性能第52页
       ·板料优化设计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·边界条件设置及加载模式第53页
   ·结果分析及讨论第53-74页
     ·不设拉延筋时的数值模拟分析第53-55页
     ·恒定拉延筋高度的数值模拟分析第55-60页
     ·变拉延筋高度的数值模拟分析第60-69页
       ·渐减式与渐增式的比较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·渐减两级、渐减多级方式一时的模拟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·渐减多级方式二的模拟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·筋高变化值与凸模下行高度变化值的关系分析第67-69页
     ·模拟验证阶段第69-72页
       ·最佳渐减方式的验证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·筋高变化值与凸模高度变化值关系规律的验证第71-72页
     ·等效变压边力与凸模下行高度关系分析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·等效压边力变化值与凸模下行高度关系分析第72-74页
   ·结论第74-7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5-77页
5 变拉延筋高度控制的拉深成形实验第77-93页
   ·引言第77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77页
   ·实验方案、工艺设计、模具结构、实验设备及性能简介第77-83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案第77-79页
     ·工艺设计第79页
     ·模具结构第79-81页
     ·设备及性能介绍第81-83页
   ·变拉延筋高度的实验结果及分析第83-92页
     ·无拉延筋作用时的结果分析第84-85页
     ·恒定拉延筋高度的实验第85-87页
     ·变拉延筋高度的实验第87-89页
       ·渐增式及渐减式的实验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·渐减多级两种方式的实验第88-89页
     ·实现变压边力的操作第89-90页
     ·实验结论第90页
     ·物理实验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第90-92页
     ·误差分析第9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2-93页
6 结论与展望第93-95页
致谢第95-97页
参考文献第97-101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1-102页

论文共10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超高强度钢板Docol1200M温弯曲成形极限及回弹研究
下一篇:Mg-Gd-Y基高强镁合金组织及性能控制的基础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