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7-21页 |
·氯乙烯和聚氯乙烯的性质、特点及用途概述 | 第7-8页 |
·生产氯乙烯的主要工业途径 | 第8-10页 |
·乙烯平衡氧氯化法 | 第8-9页 |
·乙烷氧氯化法 | 第9-10页 |
·电石乙炔法 | 第10页 |
·国内电石乙炔法制备氯乙烯工业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低汞及非汞催化剂研究现状 | 第11-17页 |
·低汞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非汞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7页 |
·电石乙炔法制备氯乙烯催化反应机理 | 第17-20页 |
·汞催化剂的反应机理 | 第17-18页 |
·非汞催化剂的反应机理 | 第18-20页 |
·本文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 | 第21-28页 |
·薛定谔方程(Schrdinger equation)及 Born-Oppenheimer 近似 | 第22-23页 |
·量子化学从头算 (ab initio) 方法 | 第23-25页 |
·Hartree-Fock 自洽场计算为基础的从头算法 | 第23-24页 |
·密度泛函理论(DFT) | 第24-25页 |
·模拟软件及相关理论介绍 | 第25-28页 |
·Gaussian03 | 第25-27页 |
·Materials Studio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乙炔氢氯化反应及催化剂失活机理研究 | 第28-47页 |
·HgCl_2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机理 | 第29-32页 |
·反应物在催化剂上的吸附作用 | 第29-30页 |
·乙炔氢氯化反应机理 | 第30-32页 |
·AuCl_3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机理 | 第32-41页 |
·AuCl_3催化剂二聚体模型建立 | 第32-33页 |
·反应物在催化剂上的吸附 | 第33-34页 |
·乙炔氢氯化反应路径分析 | 第34-40页 |
·反应动力学计算 | 第40-41页 |
·AuCl_3催化剂失活机理 | 第41-43页 |
·催化剂改性方法 | 第43-45页 |
·Cu 助剂对 Au 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影响 | 第45-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四章 载体掺 N改性对 AuCl_3催化性能影响的机理研究 | 第47-61页 |
·掺 N 载体性能研究 | 第47-53页 |
·初始模型的建立 | 第47-48页 |
·掺 N 载体电子性质分析 | 第48-53页 |
·载体 N 改性后对反应物和催化剂的吸附稳定性的影响 | 第53-59页 |
·氯乙烯在载体上的吸附 | 第53-54页 |
·乙炔在载体上的吸附 | 第54-55页 |
·AuCl_3催化剂在载体上的吸附 | 第55-59页 |
·反应物在 AuCl_3/掺 N 载体上的吸附稳定性研究 | 第59-6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·本科研工作得到的主要结论 | 第61-62页 |
·展望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9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