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7-11页 |
| ·课题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| ·课题完成的工作和结构安排 | 第8-11页 |
| 第2章 IPv6对原有IP体系的改变 | 第11-23页 |
| ·IPv4的局限性 | 第11-14页 |
| ·IPv6对IPv4的改进 | 第14-23页 |
| 第3章 IPv6网络中地址与参数配置方式分析 | 第23-49页 |
| ·邻居发现协议 | 第23-28页 |
| ·协议概述 | 第23-24页 |
| ·邻居发现协议的报文类型 | 第24-28页 |
| ·IPv6地址的状态 | 第28-29页 |
| ·IPv6地址的使用时间 | 第29页 |
| ·DAD检测 | 第29页 |
| ·无状态配置方式 | 第29-31页 |
| ·DHCPv6方式 | 第31-49页 |
| ·DHCPv6协议概述 | 第31-33页 |
| ·DHCPv6 Server/Client报文 | 第33-36页 |
| ·DHCPv6 Relay/Server报文 | 第36-37页 |
| ·DHCPv6选项 | 第37-42页 |
| ·DHCPv6报文交互过程 | 第42-46页 |
| ·DHCPv6报文发送与重传参数 | 第46-49页 |
| 第4章 DHCPv6的协议实现 | 第49-89页 |
| ·DHCPv6需求场景 | 第49-51页 |
| ·DHCPv6公共模块实现 | 第51-56页 |
| ·程序运行机制 | 第51-52页 |
| ·配置管理模块 | 第52-53页 |
| ·前缀管理模块 | 第53-55页 |
| ·网络参数管理模块 | 第55页 |
| ·HA模块 | 第55-56页 |
| ·DHCPv6 Server实现 | 第56-67页 |
| ·Server与其他公共模块的关系 | 第56-57页 |
| ·Server对于Bind的管理方案 | 第57-58页 |
| ·Server中Bind的类型 | 第58-59页 |
| ·Server进行地址分配时的资源选择策略 | 第59-60页 |
| ·Server中Bind的状态迁移 | 第60-61页 |
| ·Server地址池匹配方案 | 第61-62页 |
| ·Server全局自动地址池匹配 | 第62-63页 |
| ·Server的Address Prefix中地址选取算法 | 第63-67页 |
| ·DHCPv6 Client实现 | 第67-76页 |
| ·Client与其他公共模块的关系 | 第67-68页 |
| ·Client工作流程实现细节 | 第68-71页 |
| ·Client FSM实现设计 | 第71-74页 |
| ·Client FSM相关数据结构 | 第74-75页 |
| ·Client FSM状态转换函数和状态处理函数 | 第75-76页 |
| ·DHCPv6 Relay实现 | 第76-80页 |
| ·Relay与其他公共模块的关系 | 第76-77页 |
| ·Relay-reply报文的的构造 | 第77-78页 |
| ·Relay中继转发功能实现 | 第78-80页 |
| ·DHCPv6 Snooping实现 | 第80-89页 |
| ·与IPv6地址相关的常见网络安全威胁 | 第80页 |
| ·Snooping工作原理 | 第80-82页 |
| ·Snooping与其他相关模块的关系 | 第82-83页 |
| ·Snooping相关数据结构设计 | 第83-84页 |
| ·Snooping动态表项状态迁移 | 第84-85页 |
| ·Snooping动态表项的添加、更新与删除流程 | 第85-89页 |
| 第5章 项目系统测试 | 第89-95页 |
| ·基本功能验证 | 第89-90页 |
| ·详细系统测试 | 第90-93页 |
| ·协议一致性测试 | 第93-94页 |
| ·性能测试 | 第94-95页 |
| 结论与展望 | 第95-97页 |
| 致谢 | 第97-9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99-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