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前言 | 第10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2页 |
·植物低温胁迫研究进展 | 第12-20页 |
·低温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| 第12-13页 |
·低温胁迫对植物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影响 | 第13-15页 |
·低温胁迫下活性氧伤害及植物抗氧化酶系统保护机制 | 第15-18页 |
·低温胁迫对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| 第18-20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及研究内容 | 第20-22页 |
·目的与意义 | 第20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1-22页 |
第2章 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| 第22-30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2-23页 |
·试验材料与培养 | 第22页 |
·试验设计与处理 | 第22页 |
·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22-23页 |
·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23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3-28页 |
·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(Ch1)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·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(Pn)的影响 | 第24页 |
·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气孔导度(Gs)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·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蒸腾速率(Tr)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·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胞间CO_2浓度(Ci)的影响 | 第26页 |
·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气孔限制值(Ls)的影响 | 第26-28页 |
·讨论 | 第28-29页 |
·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叶绿素(Ch1)含量的影响 | 第28页 |
·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·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| 第30-36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0页 |
·试验材料与培养 | 第30页 |
·试验设计与处理 | 第30页 |
·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30页 |
·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30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0-34页 |
·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初始荧光(Fo)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·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(Fv/Fm)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实际光化学效率(Φ_(PSII))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·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光化学猝灭系数(qP)的影响 | 第33页 |
·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(NPQ)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·讨论 | 第34-35页 |
·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4章 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| 第36-45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6-39页 |
·试验材料与培养 | 第36页 |
·试验设计与处理 | 第36页 |
·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36-3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9-43页 |
·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丙二醛(MDA)含量的影响 | 第39页 |
·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活性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·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过氧化物酶(POD)活性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过氧化氢酶(CAT)活性的影响 | 第41页 |
·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(APX)活性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·讨论 | 第43-44页 |
·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5章 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| 第45-53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5-49页 |
·试验材料与培养 | 第45页 |
·试验设计与处理 | 第45页 |
·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45-49页 |
·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4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9-51页 |
·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可溶性糖(SS)含量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·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(SP)的影响 | 第50页 |
·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(Pro)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·讨论 | 第51-52页 |
·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3-55页 |
·全文主要结论 | 第53页 |
·低温胁迫与光合特性 | 第53页 |
·低温胁迫与抗氧化酶活性、渗透调节物质含量 | 第53页 |
·创新点 | 第53-54页 |
·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