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内容提要 | 第1-6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6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5页 |
| 英文缩略词 | 第15-17页 |
| 前言 | 第17-19页 |
| 第一篇 文献综述 | 第19-59页 |
| 第一章 甘草研究进展 | 第19-27页 |
| ·甘草概述 | 第19-21页 |
| ·甘草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| 第21-24页 |
| ·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 | 第24-27页 |
| 第二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研究进展 | 第27-49页 |
| ·金黄色葡萄球菌病原学 | 第27-28页 |
| ·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以及其毒力因子 | 第28-41页 |
| ·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| 第41-44页 |
| ·金葡菌毒力因子调控系统研究进展 | 第44-49页 |
| 第三章 奶牛乳房炎研究进展 | 第49-59页 |
| ·奶牛乳房炎概述 | 第49页 |
| ·奶牛乳房炎的分类 | 第49-50页 |
| ·奶牛乳房炎病因 | 第50-51页 |
| ·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理 | 第51-53页 |
| ·奶牛乳房炎的诊断 | 第53-54页 |
| ·奶牛乳房炎的预防 | 第54-55页 |
| ·奶牛乳房炎的治疗 | 第55-59页 |
| 第二篇 实验研究 | 第59-103页 |
| 第一章 甘草总黄酮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抗菌活性研究 | 第59-71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59-63页 |
| ·结果 | 第63-68页 |
| ·讨论 | 第68-69页 |
| ·小结 | 第69-71页 |
| 第二章 甘草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表达的影响 | 第71-95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72-83页 |
| ·结果 | 第83-91页 |
| ·讨论 | 第91-93页 |
| ·小结 | 第93-95页 |
| 第三章 甘草总黄酮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研究 | 第95-103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95-98页 |
| ·结果 | 第98-101页 |
| ·讨论 | 第101-102页 |
| ·小结 | 第102-103页 |
| 结论 | 第103-10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05-121页 |
| 攻读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| 第121-123页 |
| 导师简介 | 第123-125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125-127页 |
| 致谢 | 第12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