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测绘学论文--地图制图学(地图学)论文--地图编制论文--地图设计、原图编绘论文

网络地图符号服务的设计与实现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目录第7-10页
图目录第10-12页
表目录第12-14页
第1章 绪论第14-27页
   ·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4-16页
     ·选题背景第14-15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·地图符号共享的研究现状第16-23页
     ·地图符号共享理论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地图符号共享相关标准研究第17-20页
     ·地图符号共享技术方法研究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现状问题分析和总结第21-23页
   ·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23-24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标第23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23-24页
   ·技术路线第24-25页
   ·论文组织第25-27页
第2章 专题制图方法解析第27-41页
   ·量表系统第27-28页
   ·视觉变量第28-29页
   ·传统的专题制图方法第29-31页
   ·专题要素符号化表示方法第31-40页
     ·分类符号化表示方法第31-32页
     ·着色符号化表示方法第32-33页
     ·渐变符号化表示方法第33-34页
     ·比率符号化表示方法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图表符号化表示方法第35-36页
     ·点值符号化表示方法第36-37页
     ·模式分析第37-4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3章 网络地图符号服务设计第41-63页
   ·网络制图服务第41-43页
   ·网络地图符号服务第43-62页
     ·网络地图符号服务概述第43页
     ·在线交互制图模型第43-45页
     ·地图符号化编码规范第45-58页
     ·网络地图符号服务接口第58-61页
     ·网络地图符号服务优势第61-6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第4章 基于Web服务的地图符号分布式共享框架构建第63-70页
   ·Web服务技术第63-66页
     ·Web服务的概念第63页
     ·Web服务的体系结构第63-65页
     ·Web服务的关键技术第65-66页
   ·基于Web服务的地图符号共享框架第66-69页
     ·概述第66页
     ·共享框架的结构第66-68页
     ·共享框架的特征第68-6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9-70页
第5章 实验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第70-106页
   ·系统目标与系统环境第70页
     ·系统目标第70页
     ·系统环境第70页
   ·原型系统的体系结构第70-93页
     ·总体架构第70-72页
     ·地图符号XML描述模型设计与实现第72-80页
     ·表现层设计第80页
     ·数据层设计第80-83页
     ·服务层设计第83-93页
   ·原型系统的实现第93-104页
     ·符号中心门户第93-94页
     ·用户注册第94-95页
     ·符号注册与发布第95页
     ·符号查询与调用第95-100页
     ·在线制图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·效率测试第101-103页
     ·适用性分析第103-10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4-106页
第6章 结论与展望第106-109页
   ·论文研究结论第106-107页
   ·论文研究成果与主要创新点第107页
     ·研究成果第107页
     ·主要创新点第107页
   ·论文研究中的局限性和预期改进之处第107-109页
     ·局限性第107-108页
     ·预期改进之处第108-109页
参考文献第109-113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13-114页
致谢第114页

论文共11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面向分布式地理模型共享的数据表达模型研究
下一篇:遥感技术在海域使用动态监测系统中的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