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2页 |
1 绪论 | 第12-25页 |
·哈维氏弧菌的生物学特性 | 第12-14页 |
·菌名及分类地位 | 第12页 |
·大小形状及培养特性 | 第12页 |
·生化特性 | 第12-14页 |
·哈维氏弧菌的致病性与致病机制 | 第14-16页 |
·致病性 | 第14-16页 |
·致病机制 | 第16页 |
·toxS, zot, tcpA, tlh, tdh, trh 等在弧菌中的研究进展 | 第16-19页 |
·toxS 基因 | 第16-17页 |
·zot 基因 | 第17页 |
·tcpA 基因 | 第17-18页 |
·tlh, tdh, trh 基因 | 第18-19页 |
·哈维氏弧菌鉴定方法研究 | 第19-20页 |
·传统鉴定方法 | 第19页 |
·分子鉴定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哈维氏弧菌分型方法研究 | 第20-23页 |
·传统分型方法 | 第20-21页 |
·基因分型方法 | 第21-23页 |
·免疫防治的研究 | 第23-24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24-25页 |
2 哈维氏弧菌的分离、鉴定及其毒性的检测 | 第25-36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5-26页 |
·主要仪器和设备 | 第25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25-26页 |
·溶液配制 | 第26页 |
·实验用鱼 | 第26页 |
·供试菌来源 | 第2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6-29页 |
·菌株分离、纯化以及扩大培养 | 第26页 |
·弧菌鉴定 | 第26-29页 |
·哈维式弧菌菌液的制备 | 第29页 |
·攻毒实验 | 第2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9-34页 |
·患病鱼细菌的分离及纯化 | 第29页 |
·PCR 鉴定结果 | 第29-31页 |
·生化鉴定结果 | 第31页 |
·细菌 Biolog 鉴定结果 | 第31-32页 |
·攻毒实验结果 | 第32-34页 |
·讨论 | 第34-36页 |
3 哈维氏弧菌的血清性状的研究 | 第36-44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6-37页 |
·试剂和仪器 | 第36页 |
·供试菌来源 | 第36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36-3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7-39页 |
·哈维氏弧菌的活化培养 | 第37页 |
·哈维氏弧菌抗原的制备 | 第37页 |
·哈维氏弧菌不同菌株疫苗的制备 | 第37页 |
·哈维氏弧菌不同菌株菌株多抗血清的制备方案与操作 | 第37-38页 |
·微量凝集反应测定的血清抗体效价 | 第38页 |
·微量凝集反应 | 第38页 |
·实验兔颈动脉采血及血清获取 | 第38-39页 |
·血清交叉反应的分析 | 第39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39-43页 |
·微量凝集反应测定的血清抗体效价 | 第39页 |
·血清交叉反应的分析 | 第39-43页 |
·讨论 | 第43-44页 |
4 哈维氏弧菌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 | 第44-53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4-46页 |
·菌株来源 | 第44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44页 |
·菌株的培养与基因组 DNA 的准备 | 第44-45页 |
·RAPD 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BOX 分析 | 第46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46-52页 |
·RAPD 分型的结果 | 第46-48页 |
·BOX 分型结果 | 第48-50页 |
·RAPD 和 BOX 分型综合分析 | 第50-52页 |
·讨论 | 第52-53页 |
5 哈维氏弧菌相关毒力基因的检测研究 | 第53-60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53-54页 |
·菌株来源 | 第53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53页 |
·菌株的培养与基因组 DNA 的准备 | 第53-54页 |
·zot, toxS, tcpA, tlh, tdh, trh 基因的检测 | 第54页 |
·结果及分析 | 第54-58页 |
·toxS, zot, tcpA, tdh, trh, tlh 基因检测结果 | 第54-57页 |
·毒力相关基因在不同地区菌株中的分布情况 | 第57-58页 |
·讨论 | 第58-60页 |
结论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2-73页 |
导师简介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