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伦理学(道德哲学)论文

亚当·斯密的“德性”思想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引言第8-21页
 一、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8-18页
 二、研究的目的、方法及思路第18-21页
1 德性与西方美德伦理学第21-32页
   ·“德性”概念辨析第21-25页
   ·西方德性伦理学溯源第25-32页
     ·西方德性伦理学的源起第25-27页
     ·西方德性伦理学的发展与中衰第27-30页
     ·西方当代德性伦理学的复兴第30-32页
2 斯密德性思想的背景和来源第32-37页
   ·斯密德性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第32-33页
   ·斯密德性思想的理论渊源第33-37页
     ·古希腊德性主义思想第33-34页
     ·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第34-35页
     ·近代经验主义思想第35-37页
3 斯密德性思想主要内容第37-48页
   ·政治德性——严格的正义第37-39页
     ·正义的基础第37页
     ·正义德性的优先性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德性上的正义与法律上的正义第38-39页
   ·社会德性——合宜的仁慈第39-41页
     ·仁慈是积极德性第39-40页
     ·仁慈与正义第40页
     ·普遍的仁慈和局部的仁慈第40-41页
   ·个体德性——完美的谨慎第41-44页
     ·谨慎的特征第42-43页
     ·高级的谨慎与低级的谨慎第43页
     ·谨慎与个人的幸福第43-44页
   ·自然德性——崇高的自制第44-45页
     ·自制与激情第44-45页
     ·自制与合宜第45页
   ·完美德性——德性的完满第45-48页
     ·德性的统一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德性的标准第46页
     ·德性的完满第46-48页
4 斯密德性思想评价第48-55页
   ·斯密德性思想的合理性第48-51页
     ·整合了优良伦理传统与时代精神第48-49页
     ·细化了德性的构成第49-50页
     ·开辟了德性研究的新领域第50-51页
   ·斯密德性思想的局限性第51-55页
     ·对四种德性内涵的界定不够明确第52页
     ·德性与情感之间的融和不甚完善第52-53页
     ·没有彻底解决德性与准则之间的转换第53-55页
5 斯密德性思想的作用和意义第55-68页
   ·斯密德性思想的作用第55-59页
     ·实现了情感,秩序到德性之间的过渡第55-57页
     ·补充了传统美德伦理学的不足之处第57-59页
   ·对后继伦理学流派的深入思考具有启发意义第59-61页
     ·启发了近代规范伦理学的思路第59-60页
     ·影响了现代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第60-61页
   ·对我国道德理论研究与道德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61-68页
     ·为我国当下的德性思想研究提供了新方法第61-62页
     ·为我国的“德性重建”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托第62-63页
     ·对解决当前道德生活中面临的道德困境提供有益思路第63-68页
结语第68-69页
参考文献第69-72页
致谢第72-74页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(著)及科研情况第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意义
下一篇:伦理学视域下民法公平原则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