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压电陶瓷的钢管混凝土柱界面剥离损伤监测的实验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结构健康监测 | 第12-13页 |
·钢管混凝土简介 | 第13-18页 |
·钢管混凝土及其优点 | 第13-14页 |
·钢管混凝土柱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 | 第14-16页 |
·钢管混凝土的脱空问题及其危害 | 第16-17页 |
·针对钢管混凝土界面损伤的检测技术 | 第17-18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压电陶瓷技术在结构监测中的应用 | 第20-36页 |
·智能材料与智能结构 | 第20-23页 |
·智能材料 | 第20-22页 |
·智能结构 | 第22-23页 |
·压电陶瓷材料 | 第23-30页 |
·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 | 第24-26页 |
·压电方程 | 第26-28页 |
·压电材料的主要性能参数 | 第28-30页 |
·基于压电陶瓷的结构健康监测研究 | 第30-35页 |
·基于压电陶瓷的被动监测 | 第30-32页 |
·基于压电陶瓷的主动监测 | 第32-3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3章 基于波动法的钢管混凝土界面监测 | 第36-53页 |
·基于波动法监测钢管混凝土界面剥离的基本原理 | 第36-37页 |
·实验目的 | 第37页 |
·实验准备 | 第37-45页 |
·压电陶瓷的选取 | 第37-38页 |
·智能骨料的制作 | 第38-40页 |
·压电陶瓷传感器的安装 | 第40-41页 |
·钢管混凝土试件简介 | 第41-42页 |
·智能骨料定位 | 第42-43页 |
·实验监测系统 | 第43-45页 |
·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5-52页 |
·时域信号分析 | 第45-48页 |
·频域信号分析 | 第48-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4章 基于小波包能量分析的损伤识别 | 第53-68页 |
·小波分析 | 第53-57页 |
·小波 | 第53-54页 |
·连续小波变换 | 第54-56页 |
·多分辨分析 | 第56-57页 |
·小波包分析 | 第57-58页 |
·小波包与小波比较 | 第58-59页 |
·小波包能量 | 第59-60页 |
·基于小波包能量的分析指标 | 第60-66页 |
·基于小波包能量的健康指标 EEI | 第61-63页 |
·基于小波包能量损伤指标 DI | 第63-66页 |
·各类指数敏感度分析 | 第66-6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5章 基于阻抗法的监测试验 | 第68-81页 |
·压电阻抗原理 | 第68-71页 |
·试验目的 | 第71-72页 |
·试验方案 | 第72-76页 |
·试验步骤 | 第72页 |
·试验设备 | 第72-73页 |
·阻抗分析仪的连接 | 第73-75页 |
·试验设置 | 第75-76页 |
·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76-79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76-78页 |
·损伤指标 | 第78-7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9-81页 |
结论 | 第81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9页 |
致谢 | 第89-90页 |
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