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医临床学论文--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

关刺法加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量化评价

中文摘要第1-3页
ABSTRACT第3-4页
目录第4-7页
引言第7-9页
1. 研究对象第9-10页
   ·研究对象来源第9页
   ·诊断标准第9页
   ·纳入标准第9-10页
   ·排除标准第10页
   ·中止试验标准第10页
   ·剔除与脱落标准第10页
2. 研究方法第10-12页
   ·样本量计算第10-11页
   ·随机方法第11页
   ·对照方法第11页
   ·盲法应用第11-12页
   ·工作流程第12页
3. 治疗方法第12-14页
   ·试验组第12-13页
   ·对照组第13-14页
4. 观察指标第14-15页
   ·安全性指标第14页
     ·一般项目第14页
     ·生物学指标第14页
   ·疗效指标第14-15页
5. 意外情况处理第15页
6. 随访第15页
7. 疗效评价第15-17页
   ·疗效评价时间第15页
   ·疗效标准第15-17页
     ·临床疗效评定标准第15-16页
     ·临床疗效观察指标第16-17页
8. 安全性评价第17页
9. 数据统计分析第17-18页
   ·数据集选择第17-18页
   ·统计分析方法第18页
10. 质量监控第18-19页
结果与分析第19-29页
 1. 病例完成情况(见表1)第19页
 2. 基线情况第19-21页
   ·人口学一般情况及疾病基线情况(见表3-7)第19-21页
 3. 临床疗效观察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·疼痛指数(见表7)第21页
   ·颈部残障功能(见表8)第21页
   ·生活质量(见表9)第21-22页
 4. 疗效评价第22-28页
   ·总体疗效评价(见表10)第22-23页
   ·疼痛指数对比分析(见表11)第23-24页
   ·颈部功能缓障指数对比分析(见表12)第24-25页
   ·生活质量指数(见表13)第25-26页
   ·有效性小结第26-27页
   ·随访结果第27-28页
 5. 安全性分析第28-29页
讨论第29-38页
 1. 西医学对本病的认识第29-30页
 2. 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第30-32页
 3. 选穴依据第32-33页
 4. 关于关刺法第33-34页
 5. 关于疗效评价方法第34-36页
   ·McGill疼痛询问表第34-35页
   ·SF-36,健康调查简表第35页
   ·颈椎残障功能量表第35-36页
 6. 研究结果第36-38页
   ·关于可比性第36页
   ·疗效讨论第36-37页
   ·安全性第37-38页
结论第38-39页
问题与展望第39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3页
致谢第43-44页
附件一 (综述)第44-55页
 参考文献第51-55页
附件二 (量表)第55-64页
 附表一第55-57页
 附表二第57-60页
 附表三第60-64页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、专著及科研成果第64-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齐刺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
下一篇: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和脾胃湿热证转录组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