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8-16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·本文研究问题与研究范围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·格劳宾登地区知名建筑师及工作室作品专辑研究 | 第10-11页 |
·当地传统建筑与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分析 | 第11-12页 |
·现代建筑发展历程的综合性研究 | 第1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-15页 |
·论文框架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格劳宾登地区概况与传统建筑 | 第16-47页 |
·地区概况 | 第16-25页 |
·区位、人口与文化概况 | 第16-18页 |
·自然条件 | 第18-22页 |
·人文环境:经济发展,城市-乡村结构 | 第22-25页 |
·当地传统建筑的发展及特征 | 第25-47页 |
·概述 | 第25-26页 |
·选址与布局 | 第26-29页 |
·建筑材料与建造技术 | 第29-36页 |
·建筑形式 | 第36-42页 |
·建筑空间 | 第42-47页 |
第3章 格劳宾登当代建筑发展综述 | 第47-68页 |
·瑞士及格劳宾登地区当代建筑发展概述 | 第47-53页 |
·瑞士当代建筑概况 | 第47-48页 |
·格劳宾登地区当代建筑 | 第48-49页 |
·格劳宾登地区建筑师、活跃时期及代表作品 | 第49-53页 |
·1980 年以前以鲁道夫奥加提为代表的现代建筑创作 | 第53-57页 |
·创作背景 | 第53-54页 |
·建筑教育及从业经历 | 第54-55页 |
·代表作品 | 第55-57页 |
·1979 年开始卒姆托的建筑活动:新的导师 | 第57-62页 |
·位于库尔的卒姆托工作室 | 第57页 |
·代表作品 | 第57-61页 |
·建筑思想 | 第61页 |
·对当地建筑创作的影响 | 第61-62页 |
·当代中青年建筑师的建筑创作:传统与突破 | 第62-68页 |
·卡米纳达:在弗林村的传统中创作 | 第62-63页 |
·比尔斯和德普拉塞斯:文脉主义? | 第63页 |
·瓦勒里奥·奥加提:文脉主义与“庙堂”建筑 | 第63-64页 |
·约格·康策特:工程的建筑 | 第64-68页 |
第4章 当代建筑创作对传统的延续 | 第68-105页 |
·建筑选址与布局 | 第68-76页 |
·概述:坡地上的建筑习惯 | 第69-70页 |
·案例一:在不同高度上展开功能 | 第70-73页 |
·案例二:融于自然 | 第73-75页 |
·案例三:高山牧场的“帐篷” | 第75-76页 |
·形式、体量、尺度的延续 | 第76-86页 |
·理论:类似建筑与原型 | 第77-78页 |
·案例一:分散体量 | 第78-79页 |
·案例二:原型的应用 | 第79-81页 |
·案例三:形式的抽象 | 第81-83页 |
·形式的抽象之其它案例 | 第83-86页 |
·建筑材料与建造技术的传承 | 第86-95页 |
·卡米纳达着眼于传统技术的建筑实践 | 第86-89页 |
·案例一:卡米纳达的实木结构 | 第89-91页 |
·案例二:木瓦外墙的再利用 | 第91-93页 |
·其它案例:片石屋顶与“石木混搭” | 第93-95页 |
·特色建筑要素的持续运用 | 第95-104页 |
·态度:陌生的熟悉感 | 第95-96页 |
·案例组一:鲁道夫奥加提对拱券的偏爱 | 第96-99页 |
·案例组二:外向型开窗的运用及抽象 | 第99-102页 |
·案例三:窗框的做法 | 第102-10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4-105页 |
第5章 当代建筑创作对传统的拓展 | 第105-135页 |
·材料与建造方式的拓展 | 第105-113页 |
·建筑材料的多样性 | 第106-107页 |
·案例一:木材的不同做法 | 第107-108页 |
·案例二:石材的搭叠 | 第108-109页 |
·案例三:砖块的高技砌筑 | 第109-111页 |
·案例四:模拟木材的混凝土 | 第111-113页 |
·建筑空间灵活化 | 第113-123页 |
·功能拓展与空间拓展 | 第114-115页 |
·案例一:打破集中式空间局限 | 第115-116页 |
·案例二:增设公共空间 | 第116-119页 |
·案例三:空间的对比与探索性 | 第119-120页 |
·案例四:顺应文脉的空间布局 | 第120-123页 |
·建筑要素的简化与拓展 | 第123-128页 |
·发掘建筑要素的内在含义 | 第123页 |
·案例一:“功能化”窗的多样性 | 第123-126页 |
·案例二:窗的多重意义 | 第126-127页 |
·案例三:入口的含义 | 第127-128页 |
·建筑创作手法的突破 | 第128-133页 |
·瓦勒里奥·奥加提:来自于“想法”的建筑 | 第128-129页 |
·案例一:脱离传统的老建筑改造 | 第129-130页 |
·案例二:从“风景之上”到“看风景” | 第130-132页 |
·案例三:洗涤心灵的建筑内部空间 | 第132-13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33-135页 |
第6章 结论与借鉴 | 第135-1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7-140页 |
致谢 | 第140-141页 |
附录 A 与瓦勒里奥·奥加提的建筑对话(翻译) | 第141-157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1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