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2页 |
| 第一章 引言 | 第12-18页 |
| 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2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| 第12-15页 |
| ·欧盟水产品安全标准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| 第12-14页 |
| ·安全标准对水产品国际贸易影响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| 第14-15页 |
| ·研究思路、方法 | 第15-17页 |
| ·文章的创新点和不足 | 第17-18页 |
| 第二章 我国罗非鱼产业现状与出口欧盟的特征分析 | 第18-23页 |
| ·我国罗非鱼产业的现状分析 | 第18-20页 |
| ·我国罗非鱼产量逐年增加,产地主要集中于南方 | 第18-19页 |
| ·生产成本不断上升,利润率减少 | 第19页 |
| ·组织化程度低,产业化规模小,信息化程度低 | 第19-20页 |
| ·各国竞相养殖,市场竞争压力大 | 第20页 |
| ·我国罗非鱼出口欧盟市场的特征分析 | 第20-23页 |
| ·出口种类以冷冻、加工鱼片为主,鲜、活甚少 | 第20-21页 |
| ·出口平均价格波动较大,出口金额持续增长 | 第21页 |
| ·出口欧盟市场多元化 | 第21-22页 |
| ·出口地区集中在南方省份 | 第22-23页 |
| 第三章 中国、欧盟水产品安全卫生标准与法规的比较分析 | 第23-40页 |
| ·中国、欧盟水产品安全卫生标准与法规的总体概况 | 第23-27页 |
| ·中国、欧盟水产品安全卫生标准中重金属及污染物指标对比分析 | 第27-34页 |
| ·重金属及污染物种类对比 | 第27-28页 |
| ·重金属及污染物限定值对比分析 | 第28-34页 |
| ·中国、欧盟水产品安全卫生标准中渔药残留限量指标对比分析 | 第34-35页 |
| ·渔药种类对比 | 第34页 |
| ·渔药残留限定值对比分析 | 第34-35页 |
| ·中国、欧盟水产品安全卫生标准中微生物限量指标对比 | 第35页 |
| ·对我国水产品安全卫生标准的思考 | 第35-40页 |
| ·我国水产品安全卫生标准体系陈旧,内容不够完善 | 第35-38页 |
| ·水产品安全卫生标准体系的管理体制分散、存在重复交叉现象 | 第38页 |
| ·水产品安全卫生指标的检测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| 第38页 |
| ·对水产品安全卫生标准体系的监督力度和法律效力不够 | 第38-40页 |
| 第四章 基于引力模型的欧盟水产品安全标准对我国罗非鱼出口的影响分析 | 第40-47页 |
| ·贸易引力模型简介 | 第40-41页 |
| ·本文模型设定 | 第41页 |
| ·样本来源及数据说明 | 第41-43页 |
| ·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43-45页 |
| ·小结 | 第45-47页 |
| 第五章 应对欧盟水产品安全卫生标准的对策建议 | 第47-51页 |
| ·政府的应对措施 | 第47-48页 |
| ·制定与欧盟法规接轨的水产品安全卫生标准体系 | 第47页 |
| ·建立科学合理水产品安全卫生指标限量 | 第47页 |
| ·提高安全卫生检测技术水平 | 第47-48页 |
| ·加强检查监督力度,落实监管责任 | 第48页 |
| ·企业的应对措施 | 第48-51页 |
| ·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养殖、生产,提高产品质量 | 第48页 |
| ·调整产品市场结构,逐步走向产品多元化 | 第48-49页 |
| ·提高罗非鱼养殖的技术含量,降低养殖成本 | 第49页 |
| ·提高罗非鱼产业链的管理水平 | 第49页 |
| ·发挥行业协会作用,加强行业协作,提高组织协调程度 | 第49-50页 |
| ·提高生产加工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 | 第50页 |
| ·充分利用资源优势,培育质优价廉的罗非鱼,提高市场竞争力 | 第50-51页 |
| 第六章 结论 | 第51-5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| 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