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OpenGL的科学计算可视化方法研究与应用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·科学计算可视化概述 | 第11-14页 |
·可视化技术发展、现状及趋势 | 第11-12页 |
·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科学计算可视化应用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项目背景 | 第14-15页 |
·主要工作 | 第15页 |
·本文的组织结构 | 第15-1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标量数据可视化 | 第17-35页 |
·数据格式 | 第17-19页 |
·数据预处理 | 第19-22页 |
·反距离加权插值法 | 第20页 |
·克里金插值法 | 第20-22页 |
·一维序列数据可视化 | 第22-24页 |
·等值线 | 第24-29页 |
·等值线概述 | 第24-25页 |
·规则矩形网格等值线的追踪 | 第25-29页 |
·云图 | 第29-34页 |
·线性颜色映射表 | 第29-30页 |
·基于像素填充算法 | 第30-32页 |
·基于OpenGL的快速填充算法 | 第32-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3章 基于几何图形的矢量场数据可视化 | 第35-49页 |
·矢量场数据可视化技术概述 | 第35-36页 |
·箭标图 | 第36-38页 |
·流线 | 第38-44页 |
·流线生成基础 | 第38-39页 |
·指定流线初始点 | 第39页 |
·点定位与流线追踪 | 第39-42页 |
·方向箭头与流线着色 | 第42-43页 |
·实例验证 | 第43-44页 |
·流面 | 第44-46页 |
·示踪粒子 | 第46-48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48-49页 |
第4章 基于纹理的矢量场可视化 | 第49-71页 |
·纹理方法概述 | 第49-50页 |
·LIC算法 | 第50-54页 |
·算法原理 | 第50页 |
·卷积计算 | 第50-51页 |
·流线追踪 | 第51-52页 |
·LIC算法实现 | 第52-54页 |
·基于LIC法的图像增强 | 第54-64页 |
·图像处理方法的应用 | 第54-57页 |
·彩色LIC纹理与OLIC法改进 | 第57-61页 |
·矢量场多维信息表达 | 第61-64页 |
·速度提高 | 第64-67页 |
·纹理动画 | 第67-69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69-71页 |
第5章 科学计算可视化系统的开发 | 第71-91页 |
·概述 | 第71页 |
·系统框架与功能 | 第71-72页 |
·交互功能 | 第72-81页 |
·图形缩放 | 第73-74页 |
·图形平移 | 第74-75页 |
·旋转操作 | 第75-81页 |
·文件操作 | 第81-85页 |
·模板文件 | 第81-83页 |
·图形文件保存 | 第83-85页 |
·其它功能 | 第85-87页 |
·文字显示 | 第85-86页 |
·网格绘制 | 第86-87页 |
·明暗效果 | 第87页 |
·系统界面 | 第87-90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90-91页 |
第6章 总结 | 第91-93页 |
·课题总结 | 第91-92页 |
·工作展望 | 第92-9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3-97页 |
致谢 | 第9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