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·选题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·选题的目的 | 第9页 |
·选题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0-13页 |
·集约型经济与行政法治的关系综述 | 第10-11页 |
·落实建设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行政法治对策综述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·规范分析的方法 | 第13页 |
·历史考察的方法 | 第13页 |
·比较的方法 | 第13页 |
·创新点 | 第13-15页 |
·重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,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 | 第13-14页 |
·建设服务型政府,实现经济向集约型增长转变 | 第14页 |
·完善行政指导行为,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集约型经济与行政法治 | 第15-19页 |
·集约型经济的内涵 | 第15-16页 |
·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 | 第15-16页 |
·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及意义 | 第16页 |
·行政法治的内涵 | 第16-17页 |
·集约型经济与行政法治的关系 | 第17-19页 |
·行政法治能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提供制度基础 | 第17页 |
·行政法治能够保障集约型经济和谐发展 | 第17-18页 |
·行政法治对集约型经济发展进行有效的调控和规制 | 第18-19页 |
第3章 我国集约型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现状及其分析 | 第19-22页 |
·我国经济发展严峻的资源形势 | 第19-20页 |
·集约型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 | 第20-22页 |
·过分追求GDP的高速增长,导致公务员绩效评估体系的失位 | 第20页 |
·政府服务职能未到位,阻碍了集约型经济的发展 | 第20-21页 |
·缺乏有效的行政指导,导致经济畸形发展 | 第21-22页 |
第4章 集约型经济行政法治化的相关研究及国外经验 | 第22-26页 |
·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 | 第22-23页 |
·从政府职能转型视角下的探讨 | 第22页 |
·强化政府干预,实行有差别的倾斜政策 | 第22-23页 |
·行政指导视角下促进集约型经济增长 | 第23页 |
·国外相关经验及启示 | 第23-26页 |
·日本的相关经验及启示 | 第23-24页 |
·美国的相关经验及启示 | 第24-25页 |
·新加坡的相关经验及启示 | 第25-26页 |
第5章 落实建设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行政法治对策 | 第26-37页 |
·完善绩效评估,推动政府经济职能转变 | 第26-28页 |
·确立维护集约型经济增长的绩效目标 | 第26-27页 |
·建立促进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绩效评估体系 | 第27-28页 |
·完善绩效评估立法,强化制度实施 | 第28页 |
·构建服务型政府,推动集约型经济增长 | 第28-32页 |
·加强法治政府建设,为集约型经济打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| 第29-30页 |
·加强行政为民,帮助企业向集约型经济转变 | 第30-31页 |
·提高行政效率,降低企业的行政成本 | 第31-32页 |
·完善行政指导行为,指导企业向集约型经济模式发展 | 第32-35页 |
·行政指导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| 第33-34页 |
·完善行政指导,加快集约型经济增长 | 第34-35页 |
·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行政指导的权力制约机制 | 第35页 |
·促进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制度因应 | 第35-37页 |
·立法层面的因应 | 第35-36页 |
·执法层面的因应 | 第36页 |
·司法层面的因应 | 第36-37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37-38页 |
·建设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需要行政法治 | 第37页 |
·建设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行政法治措施 | 第37页 |
·论文的不足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0页 |
致谢 | 第40-4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1-4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