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24页 |
·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4-16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6-22页 |
·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| 第17-19页 |
·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 | 第19-22页 |
·研究方法与创新 | 第22-2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2-23页 |
·创新与不足 | 第23-24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| 第24-31页 |
·相关概念 | 第24-27页 |
·社会组织的界定 | 第24-25页 |
·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内涵 | 第25-27页 |
·理论依据 | 第27-31页 |
·“市场失灵”与“政府失灵”理论 | 第27-28页 |
·“契约失灵”理论 | 第28页 |
·公民社会理论 | 第28-29页 |
·治理理论 | 第29-31页 |
第3章 我国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基本情况 | 第31-42页 |
·我国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和分类 | 第31-34页 |
·横向分类:保障性公共服务和发展性公共服务 | 第32页 |
·纵向分类:社区公共服务、行政事务公共服务和行业性公共服务 | 第32-34页 |
·我国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主要形式 | 第34-37页 |
·合同制 | 第34-36页 |
·直接资助制 | 第36页 |
·项目申请制 | 第36-37页 |
·我国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工作模式 | 第37-42页 |
·形式性购买模式 | 第38页 |
·独立非竞争性购买模式 | 第38-39页 |
·独立竞争性购买模式 | 第39-42页 |
第4章 我国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突出问题 | 第42-48页 |
·社会组织自身存在的问题 | 第42-44页 |
·独立性不足,无法准确定位 | 第42页 |
·发展资金匮乏,经济自主性差 | 第42-43页 |
·缺乏社会责任感,公信力不高 | 第43页 |
·组织资源不足,专业人才短缺 | 第43页 |
·组织能力有限,管理制度不健全 | 第43-44页 |
·购买公共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| 第44-48页 |
·购买范围有限,资金规模小 | 第44页 |
·缺乏制度保障,购买模式单一 | 第44-45页 |
·买卖双方不对等,政府单向主导 | 第45-46页 |
·监督管理不规范,服务绩效难考评 | 第46页 |
·公共服务意识淡薄,购买领域缺乏创新 | 第46-48页 |
第5章 国外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经验与启示 | 第48-55页 |
·国外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概况 | 第48-50页 |
·国外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主要形式 | 第50-53页 |
·服务购买合同 | 第51页 |
·公私合作 | 第51-52页 |
·服务消费券 | 第52页 |
·资助制度 | 第52-53页 |
·国外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| 第53-55页 |
·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过程中关系日趋紧密 | 第53页 |
·社会组织参与过程中政府作用的不断强化 | 第53页 |
·社会组织参与过程中规则与标准的建立 | 第53-54页 |
·社会组织参与过程中自身能力的建设 | 第54-55页 |
第6章 我国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改进建议 | 第55-61页 |
·社会组织自身发展建议 | 第55-58页 |
·转变传统观念,树立共治理念 | 第55-56页 |
·参与制度制定,完善制度保障 | 第56页 |
·扩大参与范围,争取政府投入 | 第56-57页 |
·加强自身建设,引进专业人才 | 第57页 |
·完善监督管理,强化政治保障 | 第57-58页 |
·社会组织参与购买公共服务的政策建议 | 第58-61页 |
·完善社会组织参与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体系 | 第58页 |
·明确将社会组织纳入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 | 第58-59页 |
·不断扩大社会组织参与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 | 第59页 |
·健全公开透明规范的公共服务购买流程 | 第59-60页 |
·为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购买竞争提供更加公平的政策 | 第60页 |
·进行社会管理创新支持社会组织能力发展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后记 | 第64-65页 |
附录一 北京市2011年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指南购买项目方向 | 第65-67页 |
附录二 上海市静安区财政局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项目合同 | 第67-70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