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·课题的由来 | 第8页 |
·谐波的介绍 | 第8-9页 |
·相关量的分析 | 第9页 |
·功率因数的定义 | 第9页 |
·谐波与功率因数的关系 | 第9页 |
·常用的谐波限制规定 | 第9页 |
·PFC技术的发展历史 | 第9-10页 |
·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·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目标 | 第10页 |
·本文所有章节的简要介绍 | 第10-12页 |
第二章 PFC技术的原理分析 | 第12-20页 |
·PFC电路的分类 | 第12页 |
·PFC拓扑的分类 | 第12-15页 |
·PFC常用的控制方法与它们的相关电路设计 | 第15-19页 |
·峰值电流模式(PCMC)的原理与它的相关电路设计 | 第15-16页 |
·平均电流模式(ACMC)的原理与它的相关电路设计 | 第16页 |
·面积控制模式(CPA)的原理和它的电路设计 | 第16-17页 |
·断续模式(DCM)的原理介绍 | 第17-18页 |
·非线性控制(NLC)模式的原理介绍 | 第18-1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第三章 相关模型的建立和控制函数式的推导 | 第20-27页 |
·基于buck-boost电路的小信号模型推导 | 第20-22页 |
·基于断续模式(DCM)设计的反激变换器的工作分析 | 第22-24页 |
·相关控制函数式的推导 | 第24-2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四章 基于非线性控制(NLC)的PFC电路的设计 | 第27-52页 |
·主电路的设计 | 第27-37页 |
·输入整流桥的选择 | 第27-28页 |
·输入电容C_(in)的选择 | 第28-29页 |
·反激变压器的设计 | 第29-32页 |
·输出电容C_0的设计 | 第32页 |
·钳位电路的设计 | 第32-34页 |
·主功率管吸收电路的设计 | 第34-35页 |
·软启动模块的设计 | 第35-37页 |
·控制电路的设计 | 第37-48页 |
·内环硬件电路的设计 | 第37-39页 |
·外环硬件电路的设计 | 第39-40页 |
·逻辑控制模块的设计 | 第40-41页 |
·时钟控制模块的设计 | 第41-44页 |
·驱动控制模块的设计 | 第44-47页 |
·过热保护模块的设计 | 第47-48页 |
·控制函数的参数设计 | 第48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五章 实验结果的分析 | 第52-58页 |
·实验波形的分析 | 第52-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8-59页 |
·总结 | 第58页 |
·展望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1页 |
附录 | 第61-62页 |
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