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省湾东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围岩稳定性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10-19页 |
·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·应力场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围岩分类研究 | 第13页 |
·洞室围岩稳定性研究 | 第13-14页 |
·岩爆预测研究 | 第14-16页 |
·研究内容、思路及技术路线 | 第16-19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·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| 第16-19页 |
第2章 隧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| 第19-31页 |
·区域构造与地震 | 第19-22页 |
·区域构造及其稳定性 | 第19页 |
·地震活动 | 第19-22页 |
·地形地貌 | 第22-24页 |
·地层岩性 | 第24-26页 |
·地质构造 | 第26-28页 |
·断层 | 第26-28页 |
·节理裂隙 | 第28页 |
·水文地质条件 | 第28-29页 |
·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| 第29-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3章 地应力场研究 | 第31-46页 |
·区域应力特征 | 第31-32页 |
·初始地应力场特征分析 | 第32-40页 |
·初始地应力成因 | 第32页 |
·初始地应力预测 | 第32-37页 |
·初始地应力模拟 | 第37-40页 |
·二次应力场特征分析 | 第40-4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4章 引水隧洞洞身段围岩稳定性研究 | 第46-78页 |
·隧洞围岩质量分级 | 第46-53页 |
·围岩分级方法 | 第46-48页 |
·隧洞围岩分级结果 | 第48-53页 |
·洞身段围岩变形稳定性研究 | 第53-59页 |
·计算模型的建立 | 第53页 |
·Ⅲ级围岩稳定性分析 | 第53-55页 |
·Ⅳ级围岩稳定性分析 | 第55-57页 |
·Ⅴ级围岩稳定性分析 | 第57-59页 |
·块体稳定性分析 | 第59-74页 |
·块体的分类 | 第60-61页 |
·块体稳定性分析 | 第61-74页 |
·岩爆预测 | 第74-76页 |
·岩爆定义 | 第74页 |
·岩爆形成机理 | 第74-75页 |
·岩爆预测结果 | 第75-7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6-78页 |
第5章 引水隧洞洞口段围岩动力响应分析 | 第78-90页 |
·模型的建立 | 第78-79页 |
·隧洞洞口段静力稳定性分析 | 第79-81页 |
·隧洞洞口段动力响应特征 | 第81-89页 |
·位移分析 | 第81-86页 |
·应力分析 | 第86-88页 |
·加速度分析 | 第88-8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9-90页 |
结论 | 第90-91页 |
致谢 | 第91-9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2-9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| 第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