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矿床分类论文--燃料矿床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论文

川东北龙岗地区飞仙关组层序地层与储层特征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第1章 引言第9-16页
   ·选题目的及意义第9页
   ·研究现状第9-13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碳酸盐岩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   ·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研究区勘探开发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·存在的问题第13页
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第13-14页
     ·沉积相分析第13页
     ·层序地层学研究第13页
     ·研究区储层特征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·理论依据与研究思路第14页
     ·理论依据第14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14页
   ·论文主要工作量第14-15页
   ·论文主要成果第15-16页
第2章 区域地质概况第16-23页
   ·区域地质背景第16-18页
     ·地理位置及气候环境第16页
     ·构造背景第16-18页
   ·区域地层简况第18-23页
     ·区域地层概况第18页
     ·地层划分及特征第18-23页
第3章 沉积相特征第23-30页
   ·区域海平面变化及沉积格局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区域海平面变化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区域沉积格局第24页
   ·沉积相划分第24-25页
   ·沉积相类型第25-30页
     ·开阔台地相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局限台地相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台地边缘相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斜坡相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台盆相第29-30页
第4章 层序地层学研究第30-41页
   ·层序地层特征研究第30-36页
     ·层序划分方案第30-33页
     ·层序界面特征第33-35页
     ·层序发育特征第35-36页
   ·层序格架发育特征第36-37页
   ·层序发育控制因素第37-39页
     ·构造沉降第37-38页
     ·海平面变化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气候第39页
   ·层序格架内沉积相发育展布特征第39-41页
第5章 储层特征第41-56页
   ·储层岩石学特征第41页
   ·储层测井响应特征第41-43页
   ·储层物性特征第43-47页
     ·孔隙度第43-44页
     ·渗透率第44-46页
     ·孔隙度—渗透率关系第46-47页
   ·储集空间类型第47-48页
   ·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第48-52页
   ·储层成岩作用特征第52-55页
     ·藻粘结与泥晶化作用第52页
     ·压实、压溶作用第52页
     ·胶结充填作用第52-53页
     ·白云石化作用第53-54页
     ·重结晶作用第54页
     ·溶蚀作用第54-55页
     ·构造破裂作用第55页
   ·储层类型第55-56页
第6章 储层分类评价第56-63页
   ·储层发育演化的控制因素第56-59页
     ·沉积相对鲕滩储层发育的控制第56-57页
     ·成岩作用对鲕滩储层发育的控制第57-59页
   ·储层分布规律第59-60页
     ·储层的纵向分布规律第59页
     ·储层的横向分布规律第59-60页
   ·储层分类评价原则第60-61页
   ·储层分类评价第61-63页
第7章 结论第63-64页
致谢第64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70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0-71页
附录第71-96页
 图版及图版说明第71-80页
 附图第80-96页

论文共9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储层参数预测方法研究
下一篇:川中南部地区下二叠统地层及沉积相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