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前言 | 第8-9页 |
| 第一章 元代国家多元化的宗教信仰 | 第9-16页 |
| 第一节 本土宗教 | 第9-13页 |
| 一、萨满教 | 第9-10页 |
| 二、新道教 | 第10-11页 |
| 三、汉地佛教 | 第11页 |
| 四、藏传佛教 | 第11-13页 |
| 第二节 外来宗教 | 第13-16页 |
| 一、也里可温教(基督教) | 第13-14页 |
| 二、答失蛮教(伊斯兰教) | 第14-16页 |
| 第二章 元代国家的宗教政策 | 第16-24页 |
| 第一节 元代建国前期的宗教政策 | 第16-18页 |
| 一、“主内兼外”的宗教政策 | 第16页 |
| 二、对新道教的推崇与利用 | 第16-18页 |
| 第二节 元代建国后的宗教政策(1260-1368) | 第18-24页 |
| 一、采取分化瓦解、制造矛盾的宗教政策 | 第18-22页 |
| 二、因俗而治、恩威并施 | 第22-24页 |
| 第三章 元代国家宗教政策的成因 | 第24-31页 |
| 第一节 元代国家宗教政策形成的物质条件 | 第24-26页 |
| 一、经济的繁荣发展 | 第24-25页 |
| 二、相当发达的海外贸易 | 第25-26页 |
| 第二节 元代国家宗教政策形成的社会条件 | 第26-28页 |
| 一、统治区域的空前广阔 | 第27页 |
| 二、民族大融合的推动 | 第27-28页 |
| 第三节 元代国家宗教自身发展的内在因素 | 第28-31页 |
| 一、宗教自身的完善性 | 第28-29页 |
| 二、宗教自身的进步性 | 第29-31页 |
| 第四章 元代国家宗教政策的影响 | 第31-39页 |
| 第一节 元代宗教政策的积极影响 | 第31-34页 |
| 一、有利于国家政治稳定 | 第31-32页 |
| 二、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 | 第32-33页 |
| 三、有利于思想文化交流 | 第33-34页 |
| 第二节 元代的宗教政策的消极影响 | 第34-39页 |
| 一、法律上的僧俗有别造成公平丧失殆尽 | 第34-35页 |
| 二、政治上的权力膨胀加剧矛盾激化 | 第35-36页 |
| 三、经济上的横征暴敛激起民怨沸腾 | 第36-39页 |
| 结语 | 第39-4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1-44页 |
| 致谢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