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1页 |
·多金属氧酸盐的发展概况 | 第9-11页 |
·多金属氧酸盐的简介 | 第9-11页 |
·多金属氧酸盐的性质与应用 | 第11页 |
·Strandberg 结构多金属氧酸盐的研究概况 | 第11-16页 |
·有机配体作为抗衡阳离子修饰的Strandberg 结构POMs | 第12-13页 |
·金属-有机配合物修饰的Strandberg 结构POMs | 第13-15页 |
·有机膦修饰的Strandberg 结构POMs | 第15-16页 |
·单缺位Keggin 结构多金属氧酸盐的研究概况 | 第16-18页 |
·选题依据及目的 | 第18页 |
·实验试剂和测试手段 | 第18-21页 |
·试剂 | 第18-19页 |
·测试手段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以Strandberg 结构POMs 为建筑单元构筑过渡金属-联咪唑修饰的无机-有机杂化化合物 | 第21-42页 |
·引言 | 第21页 |
·合成 | 第21-23页 |
·Cu~(Ⅱ)-联咪唑修饰的Strandberg 型POMs (化合物1-3) | 第21-22页 |
·Zn~(Ⅱ)-联咪唑修饰的Strandberg 型POMs (化合物4-6) | 第22-23页 |
·结构 | 第23-32页 |
·化合物1-6 的晶体学衍射数据测定 | 第23页 |
·化合物1-6 的晶体结构 | 第23-32页 |
·表征 | 第32-36页 |
·IR 表征 | 第32-34页 |
·TG-DTA 分析 | 第34-36页 |
·电化学性质 | 第36-40页 |
·化合物1-6 的循环伏安(CV) | 第36-39页 |
·化合物1-6 的电催化性能研究 | 第39-40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0-42页 |
第三章 过渡金属桥联的基于Strandberg 结构的“哑铃型”联咪唑盐 | 第42-51页 |
·引言 | 第42页 |
·合成 | 第42-43页 |
·Fe~(Ⅲ) 桥联的“哑铃型”Strandberg 结构化合物 | 第42页 |
·Mn~(Ⅱ) 桥联的“哑铃型”Strandberg 结构化合物 | 第42-43页 |
·结构 | 第43-46页 |
·化合物7 和8 的晶体学衍射数据测定 | 第43-44页 |
·化合物7 和8 的晶体结构 | 第44-46页 |
·表征 | 第46-47页 |
·IR 表征 | 第46页 |
·TG-DTA 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电化学性质 | 第47-49页 |
·化合物7 和8 的循环伏安(CV) | 第47-49页 |
·化合物7 和8 的电催化性能研究 | 第49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9-51页 |
第四章 双核铜-联咪唑基团取代的单缺位 Keggin 结构钨磷酸盐的合成、表征及催化性能的研究 | 第51-60页 |
·引言 | 第51页 |
·合成 | 第51页 |
·结构 | 第51-54页 |
·化合物9 的晶体学衍射数据测定 | 第51-52页 |
·化合物9 的晶体结构 | 第52-54页 |
·表征 | 第54-55页 |
·IR 表征 | 第54页 |
·TG-DTA 分析 | 第54-55页 |
·电化学性质 | 第55-56页 |
·化合物9 的循环伏安(CV) | 第55-56页 |
·化合物9 的电催化性能研究 | 第56页 |
·化合物9 催化H_2O_2 氧化环已醇制备环已酮的性能研究 | 第56-58页 |
·环己酮的催化氧化合成 | 第56-57页 |
·产物的分析方法 | 第57页 |
·最佳反应条件的选择 | 第57-58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8-60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8页 |
附录 | 第68-7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77-78页 |
致谢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