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符号说明 | 第6-9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9-24页 |
·转基因方法的研究进展 | 第9-11页 |
·受体为原生质体的转化法 | 第9-10页 |
·不依赖原生质体的转化法 | 第10-11页 |
·转基因抗虫水稻的研究进展 | 第11-14页 |
·Bt毒蛋白基因 | 第12页 |
·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| 第12-13页 |
·凝集素基因 | 第13-14页 |
·无选择标记转基因植物的研究进展 | 第14-22页 |
·植物转化中常用的选择标记基因 | 第14-15页 |
·去除转基因植物中选择标记基因的必要性 | 第15-16页 |
·去除选择标记基因的策略 | 第16-22页 |
·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及意义 | 第22-24页 |
2 材料和方法 | 第24-31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4-25页 |
·供试水稻品种 | 第24页 |
·农杆菌菌株和质粒 | 第24页 |
·主要试剂和仪器 | 第24-2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5-31页 |
·试验时间及地点 | 第25页 |
·农杆菌菌株的鉴定 | 第25页 |
·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稻 | 第25-27页 |
·转基因水稻的PCR检测 | 第27-29页 |
·转基因植株的田间杂交 | 第29-30页 |
·转基因T_0代自交种子(T_1)的潮霉素抗性分离测定 | 第30-31页 |
3 结果和分析 | 第31-39页 |
·不同光周期和温度对愈伤诱导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侵染对转化的影响 | 第32页 |
·干燥条件对转化的影响 | 第32页 |
·清洗除菌对转化的影响 | 第32页 |
·光暗培养对转化子筛选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·抗性植株的获得 | 第33-35页 |
·转基因植株的DNA分子鉴定 | 第35-39页 |
·T_0代转基因水稻植株的PCR检测 | 第35-36页 |
·无选择标记基因单株的PCR检测 | 第36-37页 |
·转基因T_0代自交种子(T_1)的潮霉素抗性分离测定 | 第37-39页 |
4 讨论 | 第39-41页 |
·光温条件对转化的影响 | 第39页 |
·菌液浓度对转化的影响 | 第39页 |
·CRE/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 | 第39-40页 |
·无选择标记系统的前景展望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8页 |
附录 | 第48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2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