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布局论文--文教区规划论文

基于环境行为学的高校校园室外空间设计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第一章 综述第10-12页
   ·研究的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·不断增加的高校学生数量第10页
     ·校园纷纷改建、扩建现象增多第10页
     ·存在的问题第10-11页
   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1页
   ·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11-12页
第二章 理论基础第12-16页
   ·相关概念第12页
     ·环境第12页
     ·心理第12页
     ·行为第12页
     ·高校校园室外空间第12页
   ·环境行为学第12-16页
     ·环境行为学的研究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  ·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·感觉、知觉、认知第13页
       ·马斯洛“需要层次”论第13页
       ·认知地图第13-16页
第三章 高校校园室外空间研究背景第16-22页
   ·高校校园室外空间设计发展历程第16-18页
     ·国外高校校园室外空间设计发展概况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·封闭型校园第16页
       ·半开敞分散型校园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·现代多元开放型校园第17页
     ·国内高校校园室外空间设计发展概况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·中国近代第18页
       ·建国后第18页
       ·改革开放初期第18页
       ·21 世纪以后第18页
   ·对校园使用主体的研究第18-20页
     ·大学生的行为特点第19页
       ·时段性和规律性第19页
       ·多样性第19页
       ·交往性第19页
       ·集体与独立性第19页
       ·情感性第19页
     ·大学生的空间需求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·归属感的需求第19页
       ·舒适感的需求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·公共性的需求第20页
       ·私密性的需求第20页
       ·领域感的需求第20页
   ·高校校园室外空间的相关行为学研究第20-22页
     ·亚历山大的俄勒冈试验第20页
     ·校园认知地图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校园空间研究第21页
     ·校园空间环境评价研究第21页
     ·深入研究的必要性第21-22页
第四章 基于环境行为学的高校校园室外空间设计第22-29页
   ·高校校园室外空间的作用和意义第22-23页
     ·体现校园的人文底蕴第22页
     ·表现校园的开放姿态第22页
     ·控制校园的整体结构第22-23页
     ·丰富校园的室外景观第23页
   ·高校校园室外空间的主要意向要素及其设计要点第23-27页
     ·广场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·位置第23页
       ·尺度第23页
       ·空间结构层次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·功能第24页
       ·细部第24页
     ·庭院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·氛围的营造第24页
       ·尺度宜人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·优化环境设施与小品第25页
     ·道路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·易达性第25页
       ·方向性第25页
       ·绿化与辅助设施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·文化的渗透第26页
     ·校园“绿心”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·地面铺装第26页
       ·绿化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·水体第27页
       ·小品设施第27页
   ·小结第27-29页
第五章 案例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校园室外空间分析第29-43页
   ·校园概况第29页
   ·校园室外空间使用情况调研与分析第29-41页
     ·校园广场使用情况调研与分析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·案例一:主楼广场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·案例二:图书馆广场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·案例三:实验楼前广场第32-33页
     ·校园庭院使用情况调研与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·案例一:三号教学楼后部空间第33页
       ·案例二:二号教学楼楼前空间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·案例三:国际交流中心楼前空间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校园道路使用情况调研与分析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·校园中的出行规律第35页
       ·校园中的出行方式第35页
       ·行为的时间分布特点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·行为的空间分布特征第36页
       ·行为的路线选择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·主要干道的调研与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  ·校园“绿心”使用情况调研与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·案例一:文化生态园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·案例二:数字化楼东面绿地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·案例三:牡丹园——春色满园第41页
   ·案例总结第41-43页
第六章 校园室外空间优化设计导向探索第43-46页
   ·校园室外空间优化设计的原则第43-44页
     ·整体性原则第43页
     ·特异性原则第43页
     ·可及性原则第43页
     ·多层次性原则第43页
     ·弹性原则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·复合性空间第43页
       ·可持续性空间建设第43-44页
   ·校园室外空间优化设计导向探析第44-46页
     ·创造有明确意象的校园绿色开放空间第44页
     ·复合行为空间设计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·空间领域多层次性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·空间形态多样化第45页
       ·空间设施多用途化第45页
       ·空间功能灵活多变第45-46页
结语第46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49页
附录第49-52页
致谢第52-53页
作者简介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陕西杨凌渭河生态景观带规划设计研究
下一篇:现代城市立体绿化设计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