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大学生生命情感的引导与培育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引言第9-10页
第1章 大学生生命情感的引导与培育研究导论第10-16页
   ·相关概念的阐释第10-13页
     ·生命的界定第10-11页
     ·情感与生命情感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生命情感教育第12-13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13-15页
     ·理论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社会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·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15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5-16页
第2章 大学生生命情感异化的现状及成因分析第16-30页
   ·大学生生命情感异化的现状第17-21页
     ·生命情感冷漠第17-18页
     ·生命情感消极第18-19页
     ·生命情感错位第19-21页
   ·大学生生命情感异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第21-30页
     ·学校教育的忽视第21-24页
     ·家庭教育的缺失第24-26页
     ·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第26-28页
     ·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第28-30页
第3章 大学生生命情感教育的目标、内容和原则第30-42页
   ·大学生生命情感教育的目标第30-33页
     ·生命情感教育的基本目标第30-31页
     ·生命情感教育的核心目标第31-32页
     ·生命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第32-33页
   ·大学生生命情感教育的内容建构第33-38页
     ·生命感恩教育第33-34页
     ·生命幸福教育第34-36页
     ·敬畏生命教育第36-37页
     ·生命审美教育第37-38页
   ·结合学科特点,确定生命情感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第38-42页
     ·坚持自然性原则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坚持渗透性原则第40页
     ·坚持个性化原则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坚持体验性原则第41-42页
第4章 大学生生命情感教育的方法及路径选择第42-55页
   ·以理明情——提高学生的生命认知水平第42-44页
     ·开设专门的生命情感教育课程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在其它专业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第44页
   ·以情育情——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互动第44-47页
     ·提升教师的情感素养,以其关爱情怀育情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培养教师的生命意识,以其人格魅力育情第46-47页
   ·以境生情——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与倾诉第47-50页
     ·建设充满生命情怀的校园文化环境,构建校园“情感场”第48页
     ·营造充满爱的家庭氛围,构建家庭“情感场”第48-49页
     ·建设关怀生命的社会环境,构建社会“情感场”第49-50页
   ·以践促情——加强生命的实践体验第50-53页
     ·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命第51-52页
     ·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对生命意义的感悟第52-53页
   ·以美染情——发挥美育在生命情感培育中的陶冶功效第53-55页
结束语第55-56页
致谢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59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网络时代“人肉搜索”的伦理辨析
下一篇: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