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前言 | 第9-10页 |
文献综述 | 第10-17页 |
1.乙酰肝素酶 | 第10-13页 |
·HPSE的基因表达和分子结构 | 第10页 |
·HPSE的定位 | 第10-11页 |
·HPSE的活性调控 | 第11页 |
·HPSE的生物活性及功能 | 第11页 |
·HPSE与DM血管病变 | 第11-12页 |
·小结 | 第12-13页 |
2.DM血管病变与危险因素 | 第13-15页 |
·胰岛素抵抗 | 第13页 |
·高血糖 | 第13-14页 |
·血脂异常 | 第14页 |
·高血压 | 第14页 |
·血小板、凝血和纤溶活性 | 第14页 |
·中心性肥胖 | 第14页 |
·遗传因素 | 第14页 |
·激素影响 | 第14-15页 |
·年龄、性别、生活方式 | 第15页 |
3.DM中医证型研究 | 第15页 |
4.总结 | 第15-17页 |
临床资料分析 | 第17-29页 |
1.目的 | 第17页 |
2.对象 | 第17-18页 |
·纳入标准 | 第17页 |
·排除标准 | 第17页 |
·糖尿病珍断分型标准 | 第17-18页 |
3.方法 | 第18-20页 |
·主要观察指标 | 第18页 |
·指标检测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检测注意事项 | 第19-20页 |
·指标检测主要仪器 | 第20页 |
·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| 第20页 |
4.结果 | 第20-25页 |
·T2DM患者血清HPSE水平、血管病变程度及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 | 第21-23页 |
·T2DM患者血清HPSE水平在不同血管病变指标及危险因素的分层比较 | 第23-25页 |
·不同中医证型间血清HPSE水平比较 | 第25页 |
5.讨论 | 第25-27页 |
·HPSE与DM血管病变 | 第25-26页 |
·HPSE与危险因素 | 第26-27页 |
·HPSE与中医证型 | 第27页 |
6.问题与展望 | 第27-29页 |
·存在问题 | 第27-28页 |
·展望 | 第28-29页 |
结论 | 第29-3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0-34页 |
附录 | 第34-3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36-37页 |
致谢 | 第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