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经济概况、经济史、经济地理论文--中国经济论文--地方经济论文

新形势下对口支援新疆的实践研究--以上海市支援叶城县为例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目录第5-7页
一、 绪论第7-16页
 (一) 选题的背景第7-8页
 (二) 选题的意义第8-10页
  1、 选题的理论意义第8-9页
  2、 选题的现实意义第9-10页
 (三) 对口支援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综述第10-13页
  1、 国外研究现状和综述第10-11页
  2、 国内研究现状和综述第11-13页
 (四) 研究内容、研究中所要突破的难点第13-14页
  1、 研究内容第13-14页
  2、 预计突破的难点第14页
 (五) 拟采取的研究方法,特色之处第14-15页
  1、 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2、 特色第15页
 (六) 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预期的结果第15页
  1、 现有研究条件第15页
  2、 可能存在的问题第15页
 (七) 概念界定第15-16页
二、 对口支援及新一轮对口援疆第16-26页
 (一) 对口支援概念第16-17页
 (二) 对口支援类型第17-19页
  1、 根据对口支援的内容分类第17-18页
  2、 根据对口支援双方是否互利分类第18页
  3、 根据时间对对口支援分类第18-19页
 (三) 对口支援的历史沿革第19-23页
  1、 对口支援政策提出(1979 年——1996 年)第19-20页
  2、 对口支援政策发展(1997 年——2008 年)第20-21页
  3、 对口支援政策的持续发展( 2008 年以来)第21-23页
 (四) 新一轮对口援疆的特点第23-26页
  1、 支援范围扩大第24页
  2、 调整结对关系第24-25页
  3、 重点支援基层和南疆第25页
  4、 调整对口支援时间第25-26页
三、 新疆叶城县的概况第26-33页
 (一) 叶城县地理位置第26-27页
 (二) 叶城县自然资源第27页
 (三) 叶城县人口与文化资源第27-28页
 (四) 叶城县经济发展现状第28-31页
  1、 农业的发展现状第28-29页
  2、 工业发展现状第29-30页
  3、 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第30-31页
 (五) 对口援疆叶城县的理论依据第31-33页
  1、 中国共产党民族平等发展理论第31-32页
  2、 木桶理论第32-33页
四、 上海对口支援新疆叶城县的实践第33-44页
 (一) 叶城县做好上海支援的准备工作第33-35页
  1、 做好思想准备第34页
  2. 做好组织准备第34-35页
  3、 做好工作准备第35页
 (二) 上海对口支援新疆叶城县的主要内容第35-44页
  1、 经济建设援助第36-39页
  2、 民生的项目援建第39-41页
  3、 智力对口援疆第41-44页
五、 上海支援叶城县需注意的问题第44-48页
 (一) 对口援疆缺乏相关法律保障第44-46页
  1、 对口支援缺乏或者存在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第44-45页
  2、 对口支援缺乏制度约束和保障第45-46页
 (二) 人才援疆制度落后第46-47页
  1、 人才援疆模式缺乏创新第46-47页
  2、 对口援疆考评机制缺乏规范性第47页
 (三) 经济对口援疆缺乏完整机制第47-48页
  1、 叶城县面临招商引资工作的挑战第47-48页
  2、 叶城县工业园建设方面的不足第48页
六、 提高上海对口支援叶城县的对策第48-54页
 (一) 制定和完善对口支援的法律制度第48-50页
  1、 对口支援政策制度化第49页
  2、 健全对口支援监督机制第49-50页
 (二) 完善援疆人才制度第50-51页
  1、 制定干部和人才援疆的制度第50-51页
  2、 从严管理与关心关爱相结合第51页
 (三) 注重招商引资促进叶城经济社会发展第51-54页
  1、 双方应精心组织各种招商活动第51-52页
  2、 完善工业园区建设,形成“增长极”第52-54页
结语第54-56页
注释第56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2页
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第62-63页
致谢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人的发展
下一篇:基于增收的新疆农民收入结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