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导言 | 第7页 |
第一章 犯罪数额概述 | 第7-13页 |
第一节 犯罪数额的研究概况 | 第7-11页 |
一、犯罪数额的概念 | 第7-9页 |
二、我国与国外法律中犯罪数额的概况 | 第9-11页 |
第二节 犯罪数额的特征 | 第11-13页 |
一、犯罪性 | 第12页 |
二、社会危害性 | 第12页 |
三、关联性 | 第12页 |
四、物质性 | 第12-13页 |
五、货币表达性 | 第13页 |
第二章 犯罪数额的性质作用研究 | 第13-18页 |
第一节 犯罪数额的性质 | 第13-14页 |
第二节 犯罪数额的作用 | 第14-18页 |
一、犯罪数额的定罪作用 | 第15-16页 |
二、犯罪数额的量刑作用 | 第16-18页 |
第三章 数额犯的司法认定 | 第18-26页 |
第一节 犯罪数额的计算方法和原则 | 第19-23页 |
一、犯罪指向数额与犯罪实际数额 | 第19页 |
二、犯罪数额与犯罪未遂 | 第19-21页 |
三、犯罪数额与社会危害性的时间、地区差异 | 第21-22页 |
四、立法数额与司法数额 | 第22页 |
五、定罪数额与量刑数额 | 第22页 |
六、直接损失数额和间接损失数额 | 第22-23页 |
第二节 赃物的计算 | 第23-25页 |
一、在不同流通领域的赃物计算 | 第23页 |
二、不同质量的赃物计算 | 第23-24页 |
三、时间空间不同,价格变化时赃物的计算 | 第24页 |
四、赃物为违禁品时的计算 | 第24页 |
五、实际数额与销赃数额的计算 | 第24-25页 |
第三节 犯罪数额与主观罪过的关系 | 第25-26页 |
第四章 我国现行刑法中犯罪数额的现状及完善构想 | 第26-33页 |
第一节 我国犯罪数额的立法模式 | 第26-28页 |
一、具体型立法模式 | 第26-27页 |
二、概括型立法模式 | 第27页 |
三、具体数额加比例模式 | 第27页 |
四、并列型模式 | 第27-28页 |
第二节 完善我国犯罪数额规定的构想 | 第28-33页 |
一、规范概括型犯罪数额的具体化,增强刑法的可操作性 | 第28-29页 |
二、提高"情节"的地位,避免单纯以数额论罪 | 第29-31页 |
三、科学选取犯罪数额的具体标准,保持刑法稳定性 | 第31页 |
四、遵循平衡原则 | 第31-33页 |
结语 | 第33-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4-36页 |
后记 | 第36-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