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目标、意义及其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·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3-19页 |
·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3-16页 |
·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6-18页 |
·对国内外研究的简评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9-23页 |
·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9-20页 |
·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0-23页 |
第3章 研究设计和调查结果统计 | 第23-41页 |
·研究设计 | 第23-26页 |
·研究假设 | 第23-24页 |
·调查对象简介 | 第24-25页 |
·抽样及样本的构成 | 第25页 |
·调查问卷设计 | 第25-26页 |
·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| 第26-27页 |
·大学生慈善行为与认知调查结果的总体性描述 | 第27-34页 |
·大学生的慈善行为调查结果描述 | 第27-31页 |
·大学生慈善认知调查结果描述 | 第31-34页 |
·个案访谈 | 第34-38页 |
·大学生慈善行为特征总结 | 第38-41页 |
第4章 大学生慈善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1-51页 |
·影响大学生慈善行为的各种因素 | 第41-48页 |
·宗教信仰对大学生慈善行为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政治面貌对大学生慈善行为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·家庭成员的慈善行为对大学生慈善行为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·月支出水平对大学生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·慈善组织的信任度对大学生慈善行为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·性别、学历和家庭来源对大学生慈善行为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·我国大学生慈善行为的困境分析 | 第48-51页 |
·我国总体慈善氛围不浓,慈善行为未能成为一种日常行为 | 第48-49页 |
·对慈善的理解存在偏差,利他动机不强 | 第49页 |
·慈善相关知识匮乏,慈善信息来源渠道较窄 | 第49-50页 |
·外界提供的参与慈善的机会较少 | 第50页 |
·“道德风险”和“信任危机”降低了大学生参与慈善的积极性 | 第50-51页 |
第5章 我国大学生慈善行为培育途径探讨 | 第51-60页 |
·国家和社会层面 | 第51-55页 |
·明确慈善指导思想 | 第51-52页 |
·建立和健全慈善相关立法,贯彻落实慈善事业法律法规 | 第52-53页 |
·慈善组织的引导和规范 | 第53-55页 |
·强化媒体和社会舆论的支持与引导 | 第55页 |
·学校层面 | 第55-57页 |
·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| 第56页 |
·将慈善知识和爱心教育引入校园和课堂 | 第56-57页 |
·为大学生提供参与慈善的机会 | 第57页 |
·家庭层面 | 第57-58页 |
·大学生自身层面 | 第58-60页 |
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,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| 第58-59页 |
·积极参加社会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慈善活动 | 第59-60页 |
结语 | 第60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附录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