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假发票犯罪概述 | 第11-14页 |
第一节 假发票犯罪的产生及现状 | 第11-12页 |
一、假发票犯罪产生的原因 | 第11-12页 |
二、我国目前的假发票犯罪态势 | 第12页 |
第二节 假发票犯罪的构成特征 | 第12-14页 |
一、客体特征 | 第12-13页 |
二、客观特征 | 第13页 |
三、主体特征 | 第13页 |
四、主观特征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对假发票犯罪的现行立法评判 | 第14-21页 |
第一节 假发票犯罪的立法概况 | 第14-15页 |
第二节 假发票犯罪立法的合理性怀疑 | 第15-21页 |
一、假发票犯罪立法的刑事政策检讨 | 第15-16页 |
二、假发票犯罪与涉税犯罪的法定刑不平衡 | 第16-18页 |
三、假发票犯罪追诉标准的单一化 | 第18-19页 |
四、具体犯罪条文存在的问题 | 第19-21页 |
第三章 假发票犯罪立法的比较与完善 | 第21-27页 |
第一节 我国与别国关于假发票犯罪的刑事立法的初步比较 | 第21-22页 |
第二节 我国假发票犯罪立法有待完善的建议 | 第22-27页 |
一、确定科学的刑事政策,充分发挥非刑化手段 | 第22页 |
二、平衡假发票犯罪与税收犯罪的法定刑,构建协调的刑罚体系 | 第22-24页 |
三、提升立法技术,设置多元化的追诉标准 | 第24页 |
四、确立科学的立法标准,构建合理的条文逻辑关系 | 第24-27页 |
结论 | 第27-2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8-30页 |
后记 | 第30-31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31-32页 |